光明星2号线广州专精特新看中国一道来自广
9月19日,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由省委网信办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解码‘小巨人’——专精特新看中国”(广东站)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在广州启动。
在为期4天的主题采访活动中,由中央、省、市重点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记者、网络大V组成的采访团和调研组专家将奔赴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地,实地走访记录“小巨人”企业创业创新创造故事,解开“小巨人”企业用创新打破行业发展瓶颈、突破技术壁垒的成功密码。
“微光凝华,浩瀚星辰,滴水成洋。”
在广州番禺,记者见到了“浩瀚星辰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光”,曾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庆祝新中国70华诞文艺晚会、杭州G20峰会、北京APEC峰会、卡塔尔世界杯等国内外大型知名演艺项目上,也常见于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澳门美高梅酒店、广州四海城等著名建筑。
浩洋股份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研发专业舞台灯光、文旅景观与建筑艺术照明、UV消毒产品、舞台桁架等科技产品,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文化创意与工程施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浩洋股份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级演艺文化项目、知名建筑提供了专业优质灯光产品与服务。
浩洋国际灯光博物馆。
走进浩洋国际灯光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次时空穿越之旅,500余件馆藏,陈列着、述说着舞台灯光发展的历史。15世纪,西方剧场内开始使用蜡烛进行演出照明,但蜡烛燃烧会产生油烟,且灯光暗淡,难以满足舞台演出要求;如今,浩洋的COBRA防水激光摇头灯闪耀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为观众呈现出星辰大海般的视觉景象。这是科技进步的缩影,也是科技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奇妙融合。
COBRA防水激光摇头灯。
而使得浩洋股份脱颖而出的,正是其长期坚持的“自主研发创新”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理念。
自主研发创新,是浩洋股份创立至今的核心原则。为了更好地助力产品研发,浩洋股份在广州番禺总部建立了广东省演艺灯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及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
如今,浩洋股份拥有业界顶尖的高科技创意团队超200人,倾力研究软件设计、光学设计、散热设计、工业设计,平均每年开发新品数十款。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外知识产权1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浩洋股份荣誉证书。
凭借出色的创新产品,浩洋股份也走向了海外市场,旗下品牌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欧美各类演艺项目提供高端的舞台灯具产品,产品品牌蜚声国际。
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浩洋股份花了很大努力,引进了原位于以色列的世界“光之力量”专业灯光博物馆,建成世界首座专业舞台戏剧灯光博物馆。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挖掘演艺灯光、戏剧、科技、文化的历史,共同推动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探索,旨在为国内外戏剧灯光的传承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19世纪聚光灯。
“文化与科技融合,我们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浩洋股份董事长蒋伟楷表示,希望能够继续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演艺文化领域的作用,通过产品研发、舞台特效的创新,为传统文化作“升华”,增加传统文化表演的手段,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在浩洋股份看来,公司能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除了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生动力外,更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支持。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我们得到了政府多方面的大力支持,首先是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据浩洋股份董事长助理毛杰介绍,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浩洋电子申报并获得省“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番禺区1+4人才项目”、上市奖励等2000多万元。
同时,政府方面大力支持高企上市,积极给予上市指导和帮助。毛杰表示,特别是2018-2020年浩洋股份上市期间,番禺区委区政府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区科工商信局帮助协调市、区等2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为公司开具守法证明,开展集中统一访谈,有效加快上市进程。
在人才方面,番禺区政府各部门积极落实“1+4”人才政策,大力实施“青蓝计划”,加快“高、精、尖”人才集聚,大量引进各类人才。而浩洋股份正是其中的受益者:公司荣获番禺区创新领军团队一等奖,公司董事长荣获“禺山卓越贡献人才”奖,以及十几名浩洋优秀员工荣获了产业高端和急需紧缺人才奖励。
除了经费支持外,政府部门还推出了《高层次人才服务卡》,特别是在人才入户、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出入境、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服务,为浩洋股份及整个区镇吸引人才带来极大的吸引力及便利。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