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养花店垃圾不不不看它们摇身一变成艺术
麦秆、蛋壳、易拉罐、碎布、泥巴、知了壳……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只能躺在垃圾堆里的小东西,却能在他们的手里变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蛋壳做成的148个京剧脸谱、麦秆拼成的清明上河图、易拉罐贴成的松鹤图,他们的家里俨然是个艺术展览馆。
日前,全国妇联在北京揭晓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999户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我省30户家庭入选,合肥市的朱慧卿、李光茂夫妇也是其中一户。
十几道工序完成麦秆版“清明上河图”
在朱慧卿、李光茂的家中,客厅里一幅清明上河图看上去跟原图颇为类似,但却多了一分3D的感觉,每个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就连一艘船、一把伞、一匹马都显得惟妙惟肖。
“这是用麦秆做的,用了十几道工序,每个人我都花费了很多时间。”朱慧卿是这幅《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从泡、剖、烫、染、剪、贴等都是她一个人完成的。
朱慧卿说,不算上之前的准备时间,她光是贴这幅画也用了三个半月,“一天只能做2、3个人,因为每个人头发、衣服、脸、鞋等都是不同的颜色,需要很耐心。”
朱慧卿今年72岁,家住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田埠社区科学家园,退休后,孩子们都结婚成家了,老两口便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我喜欢手工,社会上不是倡导低碳环保吗?我就找来一些碎布、易拉罐、蛋壳等,把它们当原材料,再变成美美的作品,老伴则负责帮我制作画框、装裱、找资料等。”就这样,志同道合的老两口在低碳环保的路上越走越顺,现在家里已经俨然是一个艺术展览馆,全部都是两人合作完成的手工作品。
她用“垃圾”带你记住过去
客厅过道里,一个高约一米四的掐丝珐琅景泰蓝花瓶非常好看,跟传统的花瓶不一样,它完全是用废纸一层一层糊起来的,再配上装饰,重达24斤。
去海南旅游,朱慧卿随手捡起沙滩上的贝壳,形状各异的贝壳成为了画画的材料,再配上剪下的广告画,成为一幅幅唯美浪漫的贝壳画。
一个个鸡蛋壳,被爱好京剧的朱慧卿制作成了148个京剧脸谱,丰富的色彩配上生动的表情,让人直点赞。
玉兰花苞和知了壳,看上去不起眼,在朱慧卿的手中,它们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它们拼成的猴子向人们演绎了拉洋车、补锅匠、卖唱、剃头担等17个历史上的“生活场景”。
“这些场景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我想通过手里的材料把这些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用一直更直观的方式记住历史。”朱慧卿除了自己制作,还在老年大学教大家学东西,学生遍布合肥,有时候学生们还会上门请教。
在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公布的材料中,李光茂、朱慧卿夫妇获得的是这样的评语:他们是一对酷爱艺术、志同道合、提倡环保的老人,退休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她的工艺品曾亮相央视“夕阳红”节目,这些工艺品都是利用废弃的物品制作的,老两口还爱养花,将自家的阳台打造成一个“空中小花园”。 张辉 季云冈 记者 沈娟娟
安徽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张玲家庭 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太张水产养殖合作社法人
朱慧卿家庭 合肥市科学岛退休人员
赵敬平家庭 淮北市财政局政策法规科科长
许蔚家庭 淮北市公安局相山分局刑警大队警察
徐丽家庭 亳州市涡阳县紫光养正学堂校长
阚亚玲家庭 宿州市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德育主任
雷丽家庭 宿州市萧县张庄寨镇袁圩小学邝庄教学点教师
王明英家庭 蚌埠市公路管理局固镇分局石湖道班班长
李兰金家庭 阜阳市界首市光武镇小李庄行政村大李庄村民
康梅红家庭 安徽宸硕实业有限公司阜阳康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肖永爱家庭 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黄山中学英语教师
马艳家庭 国网滁州供电公司运检部变电二次运检班班长
王玉和家庭 六安市金安区东桥镇金桥村何小庄组群众
张恩权家庭 六安爱心车队队长
王强家庭 马钢检测中心检化验二站班长
徐红家庭 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护士长
徐菊芽家庭 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浮山村村民
陈琼家庭 宣城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
冯凤湖家庭 宣城市绩溪县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统计师
左秋生家庭 浙江省海宁市乐盈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星家庭 铜陵市带爱回家公益协会会长
张海香家庭 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江村伍毕组群众
殷小霞家庭 安庆市太湖县磨夫湾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源芳家庭 安庆市迎江区起点自闭症儿童康复培训中心法人代表
李秋霞家庭 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武陵甫一组群众
桂运安家庭 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记者
陈孝龄家庭 安徽医科大学电镜室副主任
刘波家庭 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调度所通讯队队长
汪家玲家庭 六安市天润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玲家庭 铜陵市铜陵化工集团新桥矿业公司露采工区柴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