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网红中式装修家江苏一男子因客厅养竹
导读:江苏一男子因“客厅养竹子”走红,网友:中式美,太治愈了
北宋苏轼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子是最清新脱俗的绿植,也是国人心中最具高雅格调的植物,因自古文人墨客都爱竹子,现如今很多喜欢文艺氛围感的人也喜欢在家中养它。
江苏一男子就因“客厅养竹子”走红,它养的竹子实在太美了,将中式空间美学体现到极致,获得上万网友点赞,网友们都说美到极致,太治愈了。
看看他客厅养的竹子吧,俊秀飘逸,寥寥数枝,光影婆娑,配上简约的陶盆,一张古朴的原色木桌,趁得房间宁静幽远,宛如古代文人淡墨古画。
不同于大家野外竹林看到的竹子,他养的这种竹子相对比较矮小,杆子纤细俊秀,配合杆子上细密的绒毛和细碎的翠叶,自带灵动飘逸的神韵。
这种竹子名叫“内门竹”,据说是目前市场上的高端网红绿植,比小叶簕竹还高级,植株形态与郑板桥画作里的竹子一模一样,专用于室内竹子盆景。
他说:竹子的生命力极强,几乎是四季常青,不仅长得笔直挺拔,而且清新秀气,一直想种,但苦于没有庭院,无法打造竹子林,只能养内门竹这种不占太多空间的过过瘾。
不得不说,他养的这种竹子真的太适合室内养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竹子,文人雅士集会的地点要有竹子,在客厅养一盆竹子真的是现代文人彰显品位和格调的最佳绿植。
关于内门竹
内门竹,禾本科悬竹属植物,主竿高度3-6米比,较纤细,径粗5-10毫米,顶部易垂悬,花枝无叶,每节有2-10枚小穗簇生,在每簇的下方托有一组逐渐增大的卵形苞片,叶片3-4厘米,整体植株姿态极其灵动。
它原生于台湾省南部屏东县内门村,因此得名“内门竹盆栽”,植株秀逸有神韵,枝叶纤细柔美,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盆栽出尘脱俗,颇有高风亮节的风骨。
内门竹在文化圈和绿植圈倍受追捧,价格比普通竹子贵很多,甚至超过小叶簕竹,一度被誉为“竹子里的爱马仕”,很多人将它盆栽于客厅、书房、茶室或者办公室来彰显品位。
内门竹盆栽之美
内门竹盆栽是打造中式空间美学最好的素材,也是古典装修风格的最佳软装,一盆就能点亮一处空间,它枝条纤细空灵飘逸,内核坚韧、挺拔,跟其他竹子比,内门竹的叶子感觉会比较飘逸,只要不打卷不发黄就美得无可挑剔。
郑板桥画中的竹子是很多人心驰向往的,其竹叶飘逸、身姿挺拔,而内门竹姿态完美复刻了这种格调,用老罐栽种,置于书桌砚台旁边,背景一幅水墨古画,幽静美学意境呼之即出。
竹之韵味,宁静致远,诗意盎然,雅致于心,生于自然,长与自然。彼时自然流动中的气,与空间融合,应着时,应着景,对物得景,景为人观,就是极致的东方意境之美。
由于姿态高雅,内门竹前些年价格昂贵,被称为竹子中的“劳斯莱斯”,最近两年跌落,普通人也能养得起。
内门竹喜欢温暖湿润环境,对光照要求不高,温暖室内自然散射光就能长得不错,只要稍微用点心思养,普通人也能打造出幽静美学意景 。
养护注意事项
1、通风好的散光环境
内门竹不耐强光直晒,散光环境,加强通风,室内温度不要低于5℃,夏季湿热的地区最好置于空调房,冬季寒冷地区置于暖气房。
2、盆土要透气
花盆最好用陶制的,园土混合颗粒介质的微酸性土壤栽种,透水透气性好,后续养起来事半功倍。新买的话,先别急着换盆,放在半阴通风处服盆,把变黄的叶子去掉,营养留给新叶子,待春天再换盆。
3、浇水施肥
内门竹喜湿,平时养护要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长期积水,华南地区空气湿度大,可以一星期左右浇一次水,但北方空气干燥,最好勤浇水,至少2天一次,水分蒸发比较快的暖气房,早晚往叶面喷水一次。
施肥不需太多,生长季节一月一次牺牲的缓释肥或者氮肥,薄肥勤施,别施浓肥。枝叶太茂密的话,修剪一下,主干三五枝,枝叶稀疏一些更有韵味。
后语:竹子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文化意境和美好寓意,古有“门前栽竹,子孙享福”的谚语,现代则有“节节高升、宁折不弯”的美好寓意,喜欢竹子的朋友大可以养一盆这种内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