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洞起名长安处处有故事中山门冯玉祥开凿此
发表于:2025-10-21 09:52:58
来源:蜜蜂资讯
中山门(西安广播电视台供图)
1926年,国民革命军统一全国的北伐战争开始。但是,出师不久,国民军在南口败退。危难之时,李大钊三次请冯玉祥回国,希望他收拾残局,配合国民军北伐。远在苏联的冯玉祥接受李大钊的建议,提出“进军西北,解围西安,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战略方针。
1926年9月,冯玉祥回国。国民军很多残余部队纷纷归队,冯玉祥成立国民军联军。他遵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出师北伐,并在同年11月打败刘镇华的镇嵩军,解了西安之围。冯玉祥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开始治理西安,并在西安城东的墙上开凿出一道城门,取名为中山门,以表示对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景仰。
当国民军北伐打下武汉以后,国民党内部出现分裂。蒋介石和汪精卫矛盾加剧,互不相让,出现了南京和武汉两个国民政府,史称“宁汉对立”,冯玉祥左右为难。此时,武汉政府决定举行第二次北伐,拉拢冯玉祥会师中原。1927年5月1日,冯玉祥率军东征,从中山门出西安城。出发的时候,很多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送行。冯玉祥将中山门南北两个门洞取名为“东征门”和“凯旋门”。在城头向西安的老百姓讲话,“我即将东征远去,等到北伐胜利,天下太平,各位再打开凯旋门欢迎我的军队!”
此后,冯玉祥南征北战,纵横天下数十载,到过很多地方。但那个在危难之中拯救西安城的将军,此后再也没有回过西安城。
(原载于《长安处处有故事·西安地理》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来源:“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