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虎舌兰属

饲料机械公司起名大全从发明养鱼技术到开办

发表于:2025-10-21 10:08:33 来源:蜜蜂资讯

2019年5月8日,通威股份(600438)公告,四川商界的风云人物刘汉元卸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一职,选举80后谢毅为新任董事长。刘汉元将继续担任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同时在上市公司保留董事职务。作为一家市值超过50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对于此次的“突然”卸任,刘汉元向记者表示:“这是计划之中的事情,你们感到突然,我还觉得太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刘汉元的创业故事。

一、养鱼专家

1964年,刘汉元出生于四川眉山。1983年,靠着父母卖猪的钱创业,刘汉元在家乡的一条运河里开始了渔业养殖,而当时四川几乎不产鱼。1984年,刘汉元创造性地发明了渠道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开创了中国水产养殖新纪元。

网箱流水养鱼技术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以刘汉元的技术和经验,他距离成为一个养鱼大户或者一个令人羡慕的万元户只有一步之遥。不难想象,这是一条轻松的成功之路。但是刘汉元意识到当网箱养鱼技术推广开来后,天府大地将会产生出千千万万个养鱼大户,问题是他们将拿什么样的饲料来养鱼?

当时市场上并没有专门的鱼饲料出售,许多农民也不懂得饲料的科学营养配方。村里有个农民这样回答刘汉元说:“我用玉米面、谷糠和大米饭喂它们,人吃了能长,还怕鱼不长肉?”后来的事实证明,一年之中这个农民的鱼苗只长了不到半尺长,而刘汉元的鱼苗在5个月内却能长一尺半。农民服气了,纷纷来向他讨教怎样制作饲料的诀窍。

二、饲料工厂

刘汉元最初是在家里用一台小型绞肉机将原料粉碎,然后搅拌,家里人轮流动手,没日没夜地工作。当养鱼户越来越多,对优质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时,刘汉元的小型绞肉机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建饲料厂的迫切问题就这样被市场供求关系这只大手提上了议事日程。放弃唾手可得的安稳生活,选择风险很大的挑战,这就是刘汉元的性格。尽管他从来没有建厂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但是他还是决心自建一座饲料工厂。

1986年,刘汉元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自筹资金在家乡眉山县永寿镇建起西南地区第一家集约化鱼饲料工厂,取名“科力”,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意。值得一提的是,从来没有正式学过机械、电工、建筑设计和施工的22岁的水产技术员刘汉元,居然边自学边动手,完全是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建起了这座年产量为5千吨的饲料工厂,这件事至今仍然令刘汉元引以为豪。

刘汉元的工厂投产当年,市场上就出现供不应求的景象,远近养鱼户蜂拥而至,“科力”牌鱼饲料成为抢手货。此外镇上常常车水马龙阻塞交通,还有人为了买到刘汉元的饲料,竟然在工厂门口排了7天7夜的队。1992年春天,刘汉元走出家乡小镇,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城里建起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取名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无穷”之意。厂区占地20余亩,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鱼饲料,工厂从破土动工到完工剪彩,一共只用了短短半年多时间。

三、多元发展

1993年,刘汉元正式组建了四川通威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通威集团顺利完成北上的战略转移,将集团总部迁至四川省会成都,同年以兼并和控股的形式发展了8家分公司。此后通威集团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而稳妥:他们以饲料业为主干,在全国各地投资新建和收购(兼并)、控股饲料厂20多个,其子公司遍布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2007年,刘汉元看准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提出做中国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斥资数十亿元进军太阳能多晶硅领域。一期1000吨/年多晶硅项目仅用了1年的时间便建成投产,改写了千吨级多晶硅建设工期普遍需要3、4年的历史,被誉为行业奇迹。

2010年,通威销售收入稳稳超过300亿,除了保持水产业的领先地位外,成为全国最大、世界前三的新能源企业,并成为亚洲最大的宠物食品生产企业。2013年3月1日,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带着专题提案进京,针对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现状,建议从全局出发,合理提高全国的粮食价格,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刘汉元早在2004年便带领通威股份完成了A股上市,如今,通威集团已发展成为以饲料工业、水产为主,并在化工、新能源、宠物食品、IT、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集团,拥有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的近百家分、子公司,拥有员工上万人。其旗下的通威股份,已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

2018年10月24日,刘汉元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2019年8月,刘汉元获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116名。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润百富榜》揭晓,刘汉元、管亚梅夫妇以440亿元人民币财富获得59名。

关于刘汉元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阅读。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欢迎关注,更多创业故事与您分享。

花溪投稿

市场瞭望

广东安全生产技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