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钢窗

起名延川陕西省延川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发表于:2025-10-21 10:16:29 来源:蜜蜂资讯

延川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黄河西岸。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相望,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西北与子长市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延川光热条件好,是原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自然景观壮美,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的秦晋大峡谷乾坤湾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势不可挡的精神象征;文化底蕴深厚,黄河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独具特色,是原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培养了以路遥、史铁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作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陕西#

历史沿革

西周、春秋时,延川是白狄部族的居住地。战国初属魏,秦、汉时属高奴县的一部分。东汉末年起,一直至三国、魏时,被匈奴占领,未设县置。

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的《延川县志》载,晋时在今县东设临河县(因县城在今延水关附近的黄河岸边,故名)。后属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临河县废。

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47年),将今县西部归广武县,属遍城郡辖。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广武县分设文安县(县城在今文安驿),县城兼设文安郡,辖文安、义乡(今延川西部)、广安(今延长县中部)三县。今县东设安人县(城址在原临河县)。北周袭西魏制。

延川县名始于隋。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销文安郡,将文安县改为延川县,并将县城迁至今延川县城。因县城旁有一河名曰“吐延水”(即今之清涧河),所以取名延川。并将安人县改为吉万县。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销吉万县。十三年(公元617年),在延川县城兼设文州治。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延川更名日基州,兼置南平、西和两州,分置义门(今延川西北部)、安人、修文、桑原四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撤销南平州及义门县;五年(公元622年),改基州为北基州。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撤销西和州,将修文、桑原二县并入安人县,属北基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撤销北基州,复为延川县。这时的延川、安人两县均属延州辖。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改安人县为弘风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弘风县为延水县(城址在今延水关)。

唐末及五代,仍分延川、延水两县。

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将延水县并入延川县。以后的金、元、明、清各代均未变动。

延川属老解放区。1953年1月,中国共产党为创建苏维埃红色政权,为了便于开展革命斗争,将延川分设延川、延水两县。延川县辖今延川县西地区,延水县辖今县东区域。1935年6月2日县城解放,延水县革命委员会迁入县城。1937年9月,延川、延水两县重又合并为延川县。1958年12月,将延川并入延长县,1961年10月重又恢复延川县制。1969年,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后,延川县隶属延安地区。

1997年,延安地改市后,延川县隶属延安市。

行政区划

1950年7月,各区名称原以区政府机关驻地命名改以序数称,永平区为一区,永胜区为二区,禹居区为三区,城市区为四区,延水区为五区,永远区为六区。不久将39个乡合并为30个乡,每区辖5个乡,各乡以驻地命名。一区辖贺家崖乡、贺家渠乡、永平乡、石油沟乡、岔口乡,二区辖寺村乡、田家川乡、贾家坪乡、太相寺乡、大张乡,三区辖唐家村乡、马家湾乡、文安驿乡、驮家岔乡、刘坪店乡,四区辖贺家湾乡、高家圪台乡、城关乡、马家沟乡、滑河乡,五区辖眼岔寺乡、玉龙河乡、寺河乡、郭家崾乡、延水关乡,六区辖杨家圪台乡、阁连乡、岭上乡、土岗乡、阿占乡。

1952年6月,第六区(永远区)分为两个区,分别称六区、七区。六区辖瓦村河、陈家原、刘坪店、槐树坪、孙家原、滑河6个乡,七区辖杨家圪台、阁连、岭上、土岗、阿占5个乡。1953年5月,将原36个乡调整为40个乡,并调整部分乡政府所在地,一区辖王家屯乡、贺家渠乡、永平乡、石油沟乡、丰柏胜乡、杨家坪乡,二区辖大张乡、寺村乡、田家川乡、贾家坪乡,三区辖封家湾乡、马家湾乡、驮家岔乡、文安驿乡、太相寺乡,四区辖贺家湾乡、五眼泉乡、刘家河乡、庞家河乡、城关乡、马家店乡,五区辖延水关乡、寺河乡、张家河乡、董家河乡、玉龙乡、眼岔寺乡、石磕乡,六区辖瓦村河乡、陈家原乡、刘坪店乡、槐树坪乡、孙家原乡、滑河乡,七区辖张家圪崂乡、武韩乡、贺家坪乡、崾则乡、寺罗乡、土岗乡。

1955年7月,改区名称以区政府所在地命名,一区复称永平区,二区称贾家坪区,三区称文安驿区,四区称城市区,五区称张家河区,六区称杨家圪台区,七区称稍道河区。部分乡因驻地变迁而更名,寺村乡改称古里乡,雷家崾乡改称马家原乡,张家圪崂乡改称杨家畔乡。

1956年3月,将原7区40乡调整为4区25乡。永平、贾家坪区并为永平区,原两个区所辖10个乡并为丰柏胜、贺家渠、岔口、永平、段家圪塔、贾家坪6个乡;原杨家圪台区的铁卜河乡、城市区的马家店乡并入文安驿区,设康家村、禹居、文安驿、太相寺、铁卜河5个乡;原城市区的庞家河乡、稍道河区的杨家畔乡并入张家河区,设石磕、眼岔寺、陈家河、玉龙河、张家河、冯家原6个乡;稍道河区的大部和杨家圪台区的孙家原乡、槐树坪乡、陈家原乡合并为稍道河区,设马家原、土岗、园则河、榆卜湾、杨家圪台5个乡。3个直属乡为城关乡(刘家河乡并入城关乡)、贺家湾乡(五眼泉乡并入贺家湾乡)、瓦村河乡(滑河乡并入瓦村河乡)。

1957年9月,永平区的贾家坪乡改为县直属乡。

1958年8月,撤区并乡,将全县25个乡合并为永平、贾家坪、关庄、禹居、文安驿、拓家川、城关、稍道河、土岗、马家河、张家河、眼岔寺乡。9月,将12个乡改并为永平、贾家坪、关庄、文安驿、城关、张家河、稍道河7个人民公社。12月,延川县并入延长县,6个人民公社划归延长县。永平公社划归子长县,次年1月改属延长县。

1961年9月,恢复延川县建制,恢复原7个人民公社,新设8个人民公社,即城关、永平、冯家坪、贾家坪、关庄、禹居、文安驿、贺家湾、眼岔寺、南河、马家河、张家河、拓家川、稍道河、土岗人民公社。

1964年8月设永平镇。1966年2月,永平镇并入永平公社。1971年12月,永平镇单设。1973年8月,永平镇、永平人民公社再次合并。

1983年辖永坪镇和永坪、冯家坪、贾家坪、关庄、禹居、文安驿、贺家湾、城关、眼岔寺、南河、马家河、张家河、拓家川、稍道河、土岗等十五个公社。全县345个大队,1032个生产队,总人口1229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294人,汉族占总人口的99.89%,蒙、回、壮、满、侗、朝鲜等六个少数民族27人。

1984年4月,全县设置15个公社345个生产大队974个生产队。

1984年5月。取消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置,改为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建置,15个人民公社改建为15个乡。8月,城关、永平、张家河、文安驿乡改为镇建置,改城关乡为延川镇,增置高家屯乡。9月,拓家川乡更名为杨家圪台乡,增置黑龙关乡。12月,张家河镇更名为延水关镇。至此,全县改建为4个镇13个乡。

1998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将杨家圪坮、关庄、禹居、贾家坪四乡改为镇建置。

2001年12月,撤乡并镇时,撤销稍道河乡建置并入杨家圪坮镇,撤销南河乡建置并入马家河乡,撤销黑龙关乡建置并入延川镇。撤并后延川县保留8镇6乡。

2011年7月,撤销冯家坪乡和高家屯乡建置并入永坪镇,撤贺家湾乡及眼岔寺乡建置并入延川镇。

2015年,再次撤销马家河乡、土岗乡,禹居镇。

2016年,辖8镇,分别为永坪镇、贾家坪镇、关庄镇、文安驿镇、延川镇、延水关镇、杨家圪坮镇、乾坤湾镇。

2022年辖7镇1街,分别为永坪镇、贾家坪镇、关庄镇、文安驿镇、延水关镇、杨家圪坮镇、乾坤湾镇、大禹街道办。

2023年全县辖7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63个行政村、14个社区,总土地面积1985平方公里。全县户籍总人口18.02万人,常住人口13.62万人。

大美陕西欢迎你!

城市情报编辑部

百科论坛杂志

时代汽车官网

美化生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