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养猫不被理解为什么爱猫的人从不轻易养
昨晚小姑娘问我一篇文章,郑振铎的《猫》,问我,最后一句“从此,我家永不养猫”应该怎样理解。
我给她往远的地方扯了一点,给她谈了人和猫的三种关系:
其一,我们把自己当成猫的主人,把我们给猫吃的及住的,当成一种恩情,作为回报,猫也听话,要捉老鼠,要陪人们玩;
其二,是把猫当成自己的朋友来尊重,能够站到猫的立场上去考虑猫的感受,也就是让猫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成长;
第三,把人与猫看成世界上平等的物种,彼此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类似于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味道。
我知道小姑娘在这个阶段没有办法理解第三个层次的东西,即便是我,也只是稀里糊涂地说说而已,但我想,给她讲这些东西,能够告诉她,在她的理解能力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却是不意义的。也就是说,让她明白,在她的“知道”之外,还有许多“不知道”等着她去发掘,这是很有意义的,对她有意义,对我也有意义。
语文的学习基础是语感,再往上走,可能就是理解,这种理解,建立在对字词句的理解之上,却受到自己对世界“真、善、美”的真正理解的天花板的制约,所以,真正的语文的阅读理解,不是做题,而是从阅读开始,不断拓展自己的“天花板”,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实际上,学好语文只是一个结果,真正要紧的是,培养自己的“美感”,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养猫,知悉猫的生活习性,熟悉的猫的性格特征是基础;愿意付出、乐于付出是前提,有时间、有能力、有恒心才是关键。真正爱猫的人,不是把猫变成自己喜欢的类型,而是努力让自己进入猫的世界,去理解猫,努力让猫以自己的方式来成长,说白了,也就是“让猫成为猫”。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她们就我们喜欢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不能因为邻居家的孩子会音乐,你也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音乐;也不能因为某些人年纪轻轻就成为电影明星,就让孩子去学表演。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身段放下,让“孩子成为孩子”,让自己也成为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爱孩子,才是真正地有能力爱自己的孩子。
爱孩子,不能只是口号,也不能只有愿望,归根结底,还需要能力,需要不断地学习,让自己更加强大,强大到可以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就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