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瓶怎么切割小窍门收藏瓷器老妈把管线工人
20多年前,我们家还住在学府路一个茶山旁边的单位大院里面。
有一天下班回家,我忽然发现家门口靠墙角放着一个小花瓶。拿起来一看,颜色有点发绿,还挺好看,器型也不错,就是小了点,通高只有8厘米左右,口沿有4厘米,口沿上和底足有许多小磕碰,总体看着还蛮好看,就问老妈哪来的。
老妈说今天上午院子里来了几个工人,在院子边上茶山脚下挖坑埋管子,她当时也没注意,后来下午出门回来的时候,从挖的一条长长的坑旁边路过,突然发现挖出来的土方旁边,放着这么一个小瓶子,小巧玲珑的挺好玩,就想拿回家。
老妈顺手拿起来就跟旁边的几个工人说,这个小瓶子我拿回家放东西了哦。说着拿着就走,几个工人看了看,其中一个挥了挥手,也没说话,老妈就把这个小瓶子拿回来了,放在墙角。
我那时候还没有接触瓷器,还在收藏邮票和钱币,对这个小瓶子也不懂,就觉得蛮有意思,就拿回房间放在书橱里面。
镇江属丘陵地带,整个城市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山头,主城区许多山坡都铲平了,学府路在古代属于郊区,许多山头上都有大量古人的墓地,特别是宋代的墓。我家旁边我爸一个同事,把在宜兴老家的父母接过来住,老人种了一辈子田,现在也不肯闲着,没事就去院子最角落的一片土坡上种了点蔬菜,这土坡和茶山本就是一起的,上面砌了道围墙分割开来。
有一天老人挖土挖出来一面铜镜,后来被我妈要过来也给了我,我所以估计这些东西都是宋墓里面的东西,这个瓷瓶这么小,估计应该是冥器。
过了几年以后开始接触瓷器,通过学习,果然证实了我的猜测。这是一件宋代的景德镇窑的青白釉瓜楞小花瓶,确实是冥器,价格虽然不高,但是有一定的收藏研究价值。品相有一些瑕疵,磕碰多,有一个大磕还是工人挖出来的时候新磕坏的,土沁也有点重,好在器型还完整,瓶身没有毛病,所以一直留到现在。
平时一有空的时候我就经常拿出来看看,对宋代瓷器也增长了一些感性的认识。现在仿制的宋代瓷器很多,这样的真品多上手研究,在收藏瓷器的过程中对眼力的提高帮助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