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赵建立于什么时候其发展史是怎样的
后赵建立于什么时候?其发展史是怎样的?
后赵(319--352)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后期改国号为"卫"。历经七主,共享国三十二年。
319年,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立,称赵王,史称后赵。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330年)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旋称帝。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次年其从子石虎篡位,称居摄天王。335年,迁都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337年称大赵天王,349年复称帝。石虎非常残暴,征役无时,大兴土木,荒淫无度,社会矛盾尖锐。
350年正月,石闵(冉闵)欲灭去石氏之迹,托以谶文有"继赵李",更国号为卫,改姓李氏,大赦天下,改太宁二年为青龙元年。
太宰赵庶、太尉张举,中军将军张春、光禄大夫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将军张季等万余人,出奔襄国,汝阴王石琨奔冀州。抚军将军张沈据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将军段勤据黎阳,宁南将军杨群据桑壁,刘国据阳城,段龛据陈留,姚弋仲据滠头,蒲洪据枋头,众各数万,皆不附于闵。
王朗、麻秋自长安赴洛阳。秋承闵书,诛朗部胡千余人,朗奔襄国。秋帅众归邺,蒲洪使其子龙骧将军雄迎击,获之,以为军师将军。汝阴王琨及张举、王朗帅众七万伐邺,大将军闵帅骑千余与战于城北;闵操两刃矛,驰骑击之,所向摧陷,斩首三千级,琨等大败而去。闵与李农帅骑三万讨张贺度于石渎。
350年闰月,石鉴密遣宦者赍书召张沈等,使乘虚袭邺。宦者以告冉闵、李农,二人飞马驰还,废石鉴,杀之,并杀石虎的二十八孙,尽灭石氏。姚弋仲之子曜武将军姚益、武卫将军姚若帅数千禁兵斩关奔滠头。弋仲帅众讨李闵军于混桥。司徒申钟等上尊号于闵,闵以让李农,农固辞。闵曰:"吾属故晋人也,今晋室犹存,请与诸君分割州郡,各称牧、守、公、侯,奉表迎晋天子还都洛阳。"尚书胡睦进曰:"陛下圣德应天,宜登大位,晋氏衰微,远窜江表,岂能总驭英雄,混一四海乎!"闵曰:"胡尚书之言,可谓识机知命矣。"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
350年三月,后赵新兴王石祗听说冉闵杀死卫主石鉴,于是在襄国称帝,改元永宁。石祗以汝阴王琨为相国,六夷据州郡者皆应之。祗以姚弋仲为右丞相、亲赵王,待以殊礼。弋仲子襄,雄勇多才略,士民多爱之,请弋仲以为嗣,弋仲以襄非长子,不许;请者日以千数,弋仲乃使之将兵。祗以襄为骠骑将军、豫州刺史、新昌公。又以苻健为都督河南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兖州牧、略阳郡公。
350年十一月,祗为冉闵围攻,放弃帝号,向前燕、姚弋仲求援,击败冉闵。351年乘胜派部将刘显攻打邺城,刘显战败,派人请降,愿杀石祗以报,之后刘显暗杀了石祗。同年七月,刘显再次率兵攻打邺城,被冉闵击败,刘显返回襄国称帝。
352年刘显进攻常山,冉闵留大将军蒋干辅佐太子冉智守卫邺城,亲率八千骑兵救援。刘显的大司马清河郡人王宁献出枣强县投降了魏国。冉闵击败刘显,到襄国,刘显的大将军曹伏驹打开城门迎接冉闵,冉闵杀掉了刘显和公卿以下的官吏一百多人,焚烧了襄国宫室,将襄国的百姓迁到邺城,下达杀胡令,导致羯族几乎灭族,中原地区死亡胡人数百万口,大量胡人返迁他方甚至西域,互相攻杀,死者数百万,仅邺城就死亡胡人2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