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人为何这么喜欢苏杭之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人为何这么喜欢“苏杭”之地呢?
在中国各地的风土谣谚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应该算得上是流传最广的了。
而关于它的来历,目前研究俗语的人一般都只能举出较晚的书证。其中引用较多的是《七修类稿》和《古今小说》中的记录,但这已都是明代的东西。而在更晚期的苏南民歌《姑苏风光》又名《大九连环》中也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么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
但实际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显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杭州在漫长岁月里仍是一个浅浅的海湾,西湖尚与大海相连。直到隋朝以后,海潮与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在海湾堆积,最终促成了这一地区的成陆,西湖也终于与大海隔断,形成了一个瀉湖。可见隋唐以前,杭州还默默无名。
杭州从隋大业六年(610)成为江南运河的终点,到安史之乱以后人口激增,再经由吴越钱氏的经营。钱氏治下的吴越国,不仅将杭州真正推向了江南一线城市的地位, 更避免了南唐式的悲剧,纳土归宋,以一个地方政权的悲剧命运作为句点,却为杭州在宋时期的大发展写下了开篇。
北宋时,宋仁宗称赞杭州 “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到了南宋,苏州人范成大在《吴郡志》中收录“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时,“苏杭”的并称已经深入人心。尽管范成大仍然追忆“唐时苏之繁雄,固为浙右第一矣”,但苏州作为江南中心的地位在此时已然褪色了。当年不起眼的杭州,转而成为临安,做了百余年的南宋都城。
其实,苏杭受到如此推崇,无疑与其富庶有关。但这并不是"天上"的全部。环顾四周,可以发现当时江南还有不少名郡,如常州、湖州,其富庶也都是享有令誉的。常州被李华推为"关外名邦",湖州甚至得到顾况"江表大郡,吴兴为一"的评价。那些地方都没有成为江南的冠冕,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自然风光有关。
- 上一篇:为什么要吃腊八粥视频
- 下一篇:七国之乱是什么时期的战乱七国之乱为什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