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分封藩王会出现内战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分
古代分封藩王会出现内战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分封藩王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分封制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分封诸侯,常常会引发内战,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开倒车?
分封诸侯王,常常引发内战。
汉代有七王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都是诸侯王挑战皇权的典型例子。
因此,自西晋八王之乱后,后世天子对分封很谨慎,隋唐宋历代,各王的权力都受到严格限制,不再裂土一方了。
然而,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又搬起了分封制度,赋予藩王相当的权力。
朱元璋,为何要开历史的“倒车”呢?
继承者
首先“开倒车”的,不是朱元璋,而是老朱推翻的大元。
蒙元来自草原,入主中原后,虽然做出了一些调整,但其各类制度仍然保留了草原民族的特点。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为了统治广袤的疆域,成吉思汗就将土地分给诸子、兄弟。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文帝还是让朱棣夺了天下。
可以说,朱元璋的布局原本是够用的。
他没有低估制度对诸王的约束,也没有低估朱棣的才能,唯一低估的,是建文帝君臣的拙劣、迂腐。
错误,始终是错误
朱元璋有很多理由推行分封。
然而,理由再多,也无法掩盖的是:这是一个过时、错误的举措。
靖难之役,燕王夺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朱棣夺位后,开始对分封制进行了大调整。
朱棣先是封赏诸王,恢复被建文削夺的王,以安抚人心,争取广泛支持,安定局势。
很快,朱棣就徙封军权较大的宁、辽、塞王,将北方边防的指挥大权收回。
随即,以过失、劣迹为名,削废五王,剥夺了他们的权力。
朱棣自己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不再诸王承担边防重任了。
朱棣进一步限制诸王的活动,剥夺诸王的权力,使诸王失去实权,只保留了经济特权,而无法威胁皇权。
如此,朱元璋推行分封制,期望诸王控制地方、掌握军队、“藩屏王室”的构想彻底失效了。
然而,朱元璋分封制的弊端却日益严重。
保留了经济特权的藩王们,其迅速增长的人口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是后来大明财政破产的重要因素,又侵占土地、鱼肉乡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朱元璋的分封,终究是一个错误!
朱元璋推行分封,自称是“遵古先王之制”。
然而,事实上,朱元璋的分封,与周、汉、晋的分封制并不相同。无论是权力、实力,明代藩王与古代诸侯王都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的分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将异姓将领的军权收归朱家,由朱家子孙“屏藩王室”,确保朱家对天下的统治。
然而,最终,朱元璋的设想并未实现。
靖难之役后,朱棣父子事实上废除了诸王的权力、责任,使藩王们只有“享福”。
最终,藩王们不但在“屏藩王室”上毫无作用,甚至成了大明王朝沉重的负担。
明末,崇祯号召诸王助捐,以应对危局。
然而,诸王虽富,捐者却寥寥,似乎对大明的危亡无动于衷。
朱元璋若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