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鹿茸青冈

本来前程大好的苏舜钦为何最后却郁郁而亡了

发表于:2023-12-19 11:47:54 来源:蜜蜂资讯

本来前程大好的苏舜钦,为何最后却郁郁而亡了?

景祐元年,官宦世家出身、26岁的北宋诗人苏舜钦进士及第,政坛。与宰相杜衍之女完婚后,又有文坛领袖范仲淹的激赏,苏舜钦成为一颗被世人看好的政治新星。

按苏舜钦拥有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关系,拿他开刀简直不大可能。20岁任荥阳县尉时,他就因敢于对皇帝大兴土木谏议上疏而闻名朝野。其奏章言辞激烈,敢道人之所不敢言,甚至发出了“若大兴土木,则费用不知纪极,财力耗于内,百姓劳于下,内耗下劳,何以为国”的质问。此后,他更是在奏章中直指守旧官僚昏庸无能,痛陈结党营私、把持朝政的政坛痼疾。在宋仁宗前期沉闷的政治氛围中,苏舜钦激扬文字的快意品评,客观上为朝廷后来的革新政治提供了舆论上的支撑。同时,他也在无意间把自己推向了政坛的风口浪尖。

尽管苏舜钦并不想引领大宋思想潮流,更无意文坛“宋诗之祖”的名头,但《宋史》还是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称其“一时豪俊多从之游”,欧阳修也赞其为“特立之士”。他虽身居要职,周围却经常聚集着众多官场和文坛的青年才俊与意见领袖,借着酒劲抨击时弊更是时有发生。时间一长,这就不免引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

庆历四年秋,一向喜欢小酌几杯的苏舜钦邀请朋友聚餐。按照政策规定,单位平日里拆开的信封和废旧的纸张可以集中卖掉换钱,身为奏院一把手的苏舜钦就卖了些废纸,自己又出了十贯钱,同时要求朋友们也象征性地出点儿钱。

被邀请的人员名单是苏舜钦亲自圈定的,大都是平日里跟他一样身居高位的同僚和与他政见趋同、性情相近的青年才俊。这些人只要聚在一起,肯定就会出现那种文人雅士边喝酒吟诗,边臧否人物、议论时政的热闹场面。喝到高潮时,又往往要乘兴唤来歌伎助兴,喝到天昏地暗为止。

书生气十足的苏舜钦,不知道自己正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也不理会自己的特殊地位以及傲慢和才气正吸引着众多攀龙附凤和附庸风雅的京城官员。

太子中书舍人李定是个靠荫补入仕、没有国家正规学历的高官,他主动和苏舜钦打招呼,表示愿意参加这次文坛盛会。而苏舜钦一向看不起李定,也知道李定是为了满足一下附庸风雅的虚荣心而来的。如果他婉转地予以拒绝,而不是挖苦讽刺李定,也许就不会把自己送上不归路。可苏舜钦太过骄傲,他还以为自己是在老丈人杜衍家喝酒呢!

苏舜钦曾在岳父杜衍家秉烛夜读《汉书》。读到张良刺杀秦始皇时,抚掌曰“惜呼击之不中”,满饮一杯酒;读到张良遇到刘邦时,又抚案说“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又喝了一杯酒。久经官场磨砺的宰相杜衍看到贤婿读书下酒,不但没批评他,反倒给予肯定:“有如此下物,一斗不足多也”这次放荡的大喝奠定了杜衍对苏舜钦在政治上的支持,也凸显了苏舜钦酒后骨子里暴露出来的傲慢与偏见。

获罪罢官后的苏舜钦,在其传之后世的名篇《沧浪亭记》里,不无感慨地说,历史上许多“才哲君子”都在名利地位上栽了跟头,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自胜之道”。言外之意他已把这些身外之物看透了。然而,四年后,在文章中一再告诫世人要看开的苏舜钦,自己却由于始终看不开,在刚刚复官时便撒手人寰。

一篓破纸,一场酒席,就让名重一时的“政治明星”沦为儆醒读书人这群猴子的那只刀下之鸡。可惜的是苏舜钦至死也没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命运只能是一只被杀的鸡?欧阳修说苏舜钦“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读书人玩政治幼稚到这种程度,不拿你开刀,也太低估仁宗皇帝的判断力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杂志

进展官网

饮食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