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保险发展历程是怎样的说一说我国汽
中国汽车保险发展历程是怎样的(说一说我国汽车保险的发展历程)
1.中国汽车保险[汽车车险,即机动车辆保险,简称车险,是指对机动车辆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车险的发展 机动车辆[机动车辆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保险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方面,汽车的普及使道路事故危险构成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危险;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将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列入强制保险的范围。
因此,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保险业务是指与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承保、理赔相关的活动。]在全球均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保险业务。 2009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到2011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保有量指某地某个时间点上已登记在册的或处于在用状态的某种物品的数量。]已经突破一亿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国。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5亿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
4%,民用轿车保有量4962万辆,增长23。2%,其中私人轿车4322万辆,增长25。
5%。 由于汽车数量的猛增,与之相对的车险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2001年中国车险保费为421。70亿元,车险行业首度扭亏为盈。
到2011年,国内车险的保费收入达到3504亿元,同比增长16。 66%。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汽车制造业的迅速扩张,机动车辆保险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成为各国财产保险[财产保险(Property Insurance)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中最重要的业务险种。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汽车保险已占整个财产险的50%以上。
从中国来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汽车保险已经成为中国非寿险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财产保险中的第一大险种。 当前,在国内保险公司中,汽车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已占到其财产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的50%以上,部分公司的汽车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占其财产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的60%以上。
汽车保险业务经营的盈亏,直接影响到财产保险行业[保险行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的经济效益。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保险公司135家,保险中介机构36家、其中大部分已经开展了汽车保险业务。
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人保、平安和太保车险保费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36。
54%、18。63%和13。
53%,三者合计占比68。70%,比2001年三大车险公司94。
46%的市场份额下降了25。76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 当前,机动车辆保险已成为中国财产保险业务中最大的险种。
机动车辆保险已涵盖汽车危险事故的大部分,中国交通部已强制购车人员购买机动车辆保险,以保证在车祸事故中,受害人正当权益得到保障。比如交强险就是以保证第三方的权益为目的险种。
而中国比较有名的汽车保险公司有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人保财险等。 在中国 萌芽时期 中国的汽车保险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
汽车保险进入中国是在**战争以后,但由于中国保险市场处于外国保险公司的垄断与控制之下,加之旧中国的工业不发达,中国的汽车保险实质上处于萌芽状态,其作用与地位十分有限。 试办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年,创建不久的中**民保险公司就开办了汽车保险。
但是因宣传不够和认识的偏颇,不久就出现对此项保险的争议,有人认为汽车保险以及第三者责任保险对于肇事者予以经济补偿,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于是,中**民保险公司于1955年停止了汽车保险业务。
直到70年代中期为了满足各国驻华使领馆等外**拥有的汽车保险的需要,开始办理以涉外业务为主的汽车保险业务。 发展时期 机动车保险中国保险业恢复之初的1980年,中**民保险公司逐步全面恢复中断了近25年之久的汽车保险业务,以适应国内企业和单位对于汽车保险的需要,适应公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事故日益频繁的客观需要。
但当时汽车保险仅占财产保险市场份额的2%。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机动车辆迅速普及和发展,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
1983年将汽车保险改为机动车辆保险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在此后的近20年过程中,机动车辆保险在中国保险市场,尤其在财产保险市场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到1988年,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超过了20亿元,占财产保险份额的37。
6%,第一次超过了企业财产险(35。99%)。
从此以后,汽车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并保持高增长率,中国的汽车保险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以及管理也日趋完善,尤其是中国保监会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机动车辆保险的条款,加大了对于费率、保险单证以及保险人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加速建设并完善了机动车辆保险中介市场,对全面规范市场,促进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知多少
基于消费者[消费者,从法律意义上讲,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诉求,在**的推动下,商车险改革在国内推行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资料显示,推行商车费改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让商业车险费率水平与风险更加匹配。费率改革渐入深水区,但是对于车险保费厘定,与车险相关的安全指数,消费者又知之多少呢?4月6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媒体说明会”对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作了详尽说明。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保险保险费率制定中,车辆安全性能已成为重要的车型定价因子。车辆安全性能作为车险行业费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直未能建立系统的体系,极大的制约了车型定价的精细化发展。基于此,早在去年11月,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研究院,在学术界,称其为科学试验的研究机构。](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与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保研”)就联合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框架”。此次保险、汽车行业跨界合作研究,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顶层设计。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长李开国表示,安全指数是从消费者立场出发,从汽车保险视角,围绕车险事故中“车损”、“人伤”,开展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性四个分指数研究工作,为消费者购车用车、车险保费厘定、汽车安全研发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另外通过测验国内不同车型的安全系数,为保费计价提供行业基础。
安全指数体系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人身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1)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耐撞性方面,通过国际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RCAR)低速工况测试,对车辆前、后部的零部件受损情况及受损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维修经济性方面,通过评估RCAR低速工况试验后车辆的维修费用(材料、钣金、喷漆),评估车辆的相对维修经济性。
2)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体系设计,参考美国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高速测试标准,通过正面25%小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挥鞭伤等典型工况的实车试验,采集假人伤害数据、车体结构变形数据、假人运动状态等数据并进行评价。
3)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参考全球行人保护测试规范,试验项目制定的依据是行人事故中的损伤分布和严重程度数据。行人事故中主要的损伤是人体小腿伤害、大腿伤害和头部伤害。通过对行人的伤害指标评价车对车外行人的安全系数。
4)车辆辅助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主要参考IIHS紧急制动规程,从事故防止的有效性和损伤减轻的有效性两个维度,对紧急制动性能进行测试评价。
安全指数相较于国内的CNCAP又有何区别呢?中国汽研总经理万鑫铭回答记者时说,安全指数与CNCAP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从保障乘客安全出发,但是关注点不一样,安全指数更加关注与乘客直接相关的“钱”的问题,也即保费,通过安全指数,险企保费计价就有了行业基础,车主的使用经济性也就有了衡量的标准。
对于“与安全指数相关的所有测试标准由谁制定的问题”,中国汽研专项工作部的郑孟如此回答:“会与保险行业共同探讨,而不是完全有自身制定,另外引荐成熟国家的标准,比如IIHS,RCAR等,但是目前已经着手从国情况出发,制定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另外针对如何选择测试车的问题时回答说,目前选车考虑的几个主要维度是近2年内上市车型的销量、车型保有量、车险出险频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年度目标测试车型数量,综合考虑各车型级别、价格、车险承保量,初步确定本年度评价车型候选。记者现场了解到,中国汽研每年投入测试的资金都相当大,并且都是自己出资购买测试车型。
安全指数关乎消费者的权益,那么各项安全指数的测试具体由谁执行呢?记者了解到目前成立有安全指数管理中心,打造京渝双实验基地。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中心副主任阮廷勇向记者介绍说,北京实验室以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指数为主(低速),重庆实验室以车内、车外、辅助安全指数为主(高速)。联合试验测评能力已经覆盖“指数”包含的所有项目。
“安全指数不仅为险企提供保费估价的依据,为消费者车险保费厘定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将督促车企从自身提高质量标准,对于进口车针对中国消费者存在的不公平待遇现象将是有力的打击方式,安全指数的出台,也是对进口车简配的有力回绝,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万鑫铭总经理如是说。
3.大数据应用工程师前景如何
首先,必须要肯定的一点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或相关专业就业前景相当广阔。
原因是:近几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风起云涌,而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更促使我们快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截止到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一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数据将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时代,专业的大数据人才必将成为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
因此,当下大数据从业人员的两个主要趋势是:1、大数据领域从业人员的薪资将继续增长;2、大数据人才供不应求。
另外,大数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非常多,比如:Java大数据分布式程序开发、大数据集成平台的应用与开发、大数据平台运维、Java海量数据分布式编程、大数据架构设计、大数据分析、Java大数据分布式开发、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程序开发、数据可视化、大数据挖掘、Java海量数据分布式编程、大数据架构设计等。
4.浅析我国汽车保险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汽车销售量将持续增长。
在居民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能源、交通和空气质量压力不断加大,采取限购政策的城市恐将进一步增多。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差异显著,相应的汽车普及周期也会拉长,因此未来汽车销量增长空间很大,而且主要动力来自中西部省份。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汽车销量将保持10%左右的复合增速,到2022年我国汽车销售量将达到4200万辆。 近年来,我国汽车参保率逐年升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汽车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假设未来5年,我国汽车参保率按照每年1个百分点的幅度提升,汽车报废率保持在2%左右。
那么,到2022年,我国汽车参保率有望达到95%,我国汽车参保数量有望超过3900万辆。 根据目前中国车险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短期内,车险市场的盈利水平将继续保持稳定态势,预计2022年机动车辆保险业盈利超过480亿元。
5.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知多少
基于消费者诉求,在**的推动下,商车险改革在国内推行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资料显示,推行商车费改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让商业车险费率水平与风险更加匹配。
费率改革渐入深水区,但是对于车险保费厘定,与车险相关的安全指数,消费者又知之多少呢?4月6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媒体说明会”对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作了详尽说明。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保险保险费率制定中,车辆安全性能已成为重要的车型定价因子。
车辆安全性能作为车险行业费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直未能建立系统的体系,极大的制约了车型定价的精细化发展。基于此,早在去年11月,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与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保研”)就联合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框架”。
此次保险、汽车行业跨界合作研究,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顶层设计。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长李开国表示,安全指数是从消费者立场出发,从汽车保险视角,围绕车险事故中“车损”、“人伤”,开展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性四个分指数研究工作,为消费者购车用车、车险保费厘定、汽车安全研发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另外通过测验国内不同车型的安全系数,为保费计价提供行业基础。
安全指数体系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人身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1)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耐撞性方面,通过国际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RCAR)低速工况测试,对车辆前、后部的零部件受损情况及受损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维修经济性方面,通过评估RCAR低速工况试验后车辆的维修费用(材料、钣金、喷漆),评估车辆的相对维修经济性。2)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体系设计,参考美国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高速测试标准,通过正面25%小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挥鞭伤等典型工况的实车试验,采集假人伤害数据、车体结构变形数据、假人运动状态等数据并进行评价。
3)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参考全球行人保护测试规范,试验项目制定的依据是行人事故中的损伤分布和严重程度数据。行人事故中主要的损伤是人体小腿伤害、大腿伤害和头部伤害。
通过对行人的伤害指标评价车对车外行人的安全系数。4)车辆辅助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主要参考IIHS紧急制动规程,从事故防止的有效性和损伤减轻的有效性两个维度,对紧急制动性能进行测试评价。
安全指数相较于国内的CNCAP又有何区别呢?中国汽研总经理万鑫铭回答记者时说,安全指数与CNCAP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从保障乘客安全出发,但是关注点不一样,安全指数更加关注与乘客直接相关的“钱”的问题,也即保费,通过安全指数,险企保费计价就有了行业基础,车主的使用经济性也就有了衡量的标准。对于“与安全指数相关的所有测试标准由谁制定的问题”,中国汽研专项工作部的郑孟如此回答:“会与保险行业共同探讨,而不是完全有自身制定,另外引荐成熟国家的标准,比如IIHS,RCAR等,但是目前已经着手从国情况出发,制定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
另外针对如何选择测试车的问题时回答说,目前选车考虑的几个主要维度是近2年内上市车型的销量、车型保有量、车险出险频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年度目标测试车型数量,综合考虑各车型级别、价格、车险承保量,初步确定本年度评价车型候选。
- 上一篇:明朝的空印案是怎么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吗
- 下一篇:清朝服饰之清朝后妃朝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