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仙外史第三十一回骊山老姥征十八仙诗剎魔
《女仙外史》第三十一回:骊山老姥征十八仙诗 剎魔公主讲三千鬼话
《女仙外史》是清代吕熊著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又名《石头魂》《大明女仙传》,成书于清康熙年间。《女仙外史》以明朝初年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集中描写了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同燕王朱棣统辖的军队进行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表彰正义,抨击邪恶,宣扬了“褒忠殛叛”的主旨,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可调和的政治矛盾和利益冲突,流露出一些进步的民主思想。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第三十一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登州府蓬莱阁,规模宏丽,为天下第一名胜。正中一阁,直碍云霄,曰蓬莱。左与右复有二阁,体势稍亚,上通复道,参差联络,屹立沆瀣之中,宛如三岛。洋洋渤解,阴晴变幻,诚然大观,乃尘界之五城楼也。大罗诸仙子要与月君称贺,鲍师克定日期,在蓬莱相候。所以预为安设齐整,到先请受贺的主人来登临鉴赏。
当下月君见正阁左、右两壁厢都安着水晶玻璃镜,光明泠彻,与武后镜殿无异。前列着殊花奇草,又与陈后主移春槛彷佛;后面设有十二迭步障,空蒙宵霭,似有若无。月君道:“六朝宋主设一屏风于殿上,表里洞然。呼百官示之,皆对曰无,但以手摸之,略有微碍,较之此屏,恐亦不相上下。”曼师道:“此乃鲛人口吐之丝,龙女所织,掬之不盈一握,真乃希世之宝。”月君道:“妙是妙极了,尚少一部希奇的音乐来配他。”
曼师道:“有,有!若要音乐,还有个屏风。”鲍师道:“老比丘尼来献宝了!我知道剎魔主有架天乐屏风,原是唐朝杨国忠的。”月君接着问道:“可就是水晶屏风上雕刻的三十六个美女,灯前月下,一个个会走下来歌舞奏乐的么?”鲍师道:“是也。
杨国忠这蠢东西,疑是妖怪,锁闭在空楼上,不敢用他。迨后为安禄山所取,美人一个也不肯下来,要把火烧灭他,忽然不见,却是剎魔主摄去。这只当做劫夺来的,没要紧替令甥女装体面哩!”曼师拍着手大笑道:“鲍老的学问,原只如此!那座天乐屏风,本是舍甥女宫内的。只因太真出世,特赐与他,助倾国之用。不期明皇竟痴想着屏上的美人,太真恐怕夺宠,所以赐与国忠。那国忠、禄山,岂能享受这天乐?舍甥女仍取回去,是物归故主。你这假斯文,休得谈今说古,惹人笑话!”
鲍师也笑道:“我说来试试你,不知几时打听在心里了。”月君道:“此屏我未之见,借将来到也新鲜。”曼师冷笑道:“新鲜不新鲜,司空见惯,值不得半文钱!难道剎魔主来,也教他只看自己的屏风不成?”鲍师道:“你们的眼睛,是易耍的。可晓得梨园子弟把唐玄宗与庄宗国家多倾覆了?而今绝色者出在苏州,每班内挑选几句,摄其魂魄来做戏,如叶法善摄李北海魂魄写碑文一般,比日常倒好。只此就可耍得他眉花眼笑!”
月君道:“好,人间幻事,无逾于此。独是缺少美酝佳肴。”鲍师道:“也有个法儿,只勉强些。把那上好的素菜,其性滋润者,蒸熟捣烂,干燥者,炙炒磨粉,加以酥油、酒酿、白蜜、苏合、沉香之类,搜和调匀,做成熊掌、驼峰、象鼻、猩唇,各顶珍馐样式。再雕双合印板几副,印出小鹿,小牛、小羊与香獐、竹鼬及鸡鹅、鲥鲈、虾蟹、巢王吉、雉雀、蚩毛莺的形象,每盘一品,悉系囫囵的。又将榛松、榄仁、蜜望、荔枝、核桃、波罗蜜、苹婆果、落花参等物,亦照此法,制为鸟兽之状,再于彻后用之,省得滋味雷同。其果品都用新鲜的,如闽、粤、洞庭诸处及燕地豆大之茄、蚕大之瓜,晋中枣大之朱柿,西江米大之菱角,东吴指大之燕笋,玉井船大之雪藕,度索山盘大之碧桃,皆顷刻可以咒成。酒必须剎魔主的扶桑花酿,只此难些。”曼尼道:“又来激我!我却取不动他的。”月君道:“是便是。假的一半,借的又一半,这像个什么样?”
曼师道:“这是绝好的样!你看五伯假仁借义,列国诸侯谁不怕他?韩信假立为齐王,竟做了真的。刘先主借取荆州,竟成了帝业,如今世界,还有父是假的,儿子是假的,连娇妻美妾也可以借用得的哩!”月君、鲍师几乎笑倒。于是曼师便去借了天乐屏风并扶桑花酿,及各种珍羞果品,皆整顿停当。
曼师道:“仙子不怕淫,有何妨碍?”骊山姥道:“大概已领略,撤之可也。”
月君乃命将屏折转。鲍师道:“如此,则寂寞了!何以侑觞?”骊山姥见众仙子闻了此乐,若有所思,遂道:“文人饮会,尚且分韵联诗,何况神仙?我不合坐了首席,要出一诗令。”
月君道:“这是仙家本等,即请发令。”骊山姥道:“令是我出,诗不拘是谁先做,要说的生平私有之事。”月君道:“仙真焉得有私?”骊山姥道:“亦有之,但与凡世界女之私有别。”曼尼道:“我乃释门,从不学这些方丈和尚,不参禅,不诵经,只做两首诗儿,到处去结纳官府,我与龙女不在其内。”骊山姥道:“这个遵命。但求曼师做个监察诗酒的御史,行些春秋诛心笔法便了。”曼尼道:“那是老尼最能不过的。”于是骊山姥举手云:“吟诗不论次序,先成者先乐。”众仙真口中不答,心里想道:“这个没搭煞的老姥,想是风了!那样新戏文不看,却要做什么私情的诗!除非你是老不害羞的,做得出来!”
月君心上了了,一面吩咐侍女们换新鲜酒肴,以助诗举,遂起立道:“不妨,我是已堕尘凡的,吟个样儿看看。”骊山姥道:“还是月君通达大道。”遂将藕丝绡一幅,援笔写云:
“曾上瑶台一黑天,银河洗尽月光圆。
无端谪下莺花界,猜是风流第几仙?”
云英道:“怎么是第几仙?应改为第一。有谁可称第一仙呢?”曼尼道:“还须让裴郎的夫人。”云英道:“酒令无戏言。令官不检,统该罚一大觥!”骊山姥道:“偏你说个第一,也该罚!”月君道:“总是我诗不好,亦当受罚。”于是各饮一大玉斝。曼师道:“后有犯者罚三爵。那位仙娘再闯辕门?”樊夫人道:“我来。”遂吟云:
“十二琼楼清宴还,香风吹动碧烟鬟。
几回笑指瀛波浅,照我芙蓉半醉颜。”
曼师道:“却忘了刘郎也,可谓不情。”骊姥道:“诗极蕴藉,准折过罢。”云英遂吟曰:
“儿家自会捣玄霜,阿姊无端到鄂阳。
赚取裴郎寻玉杵,迷心一点是仙浆。”
曼师道:“这却公道。服煞了云英妹子也!”云英道:“就是裴郎便怎么?我怕谁哩!”杜兰香诗云:
“偶访前因震泽旁,凤钗劈破醉瑶觞。
人间不省仙家事,只说仙娘也嫁郎。”
曼师道:“岂不觉勉强些儿?”萼绿华诗曰:
“神仙从不怕尘污,条脱君看臂有无。
饶尔曹唐诗一笑,萼华依旧在玄都。”
曼师道:“两手条脱俱无了,还亏你装硬汉哩!”麻姑诗曰:
“我是千春处子身,仙郎相见不相亲。
谁思指爪堪爬背,一百神鞭了夙因。”
金精女诗曰:
“不是神仙不是精,凤鞋每自御风行。
请看想杀吴王芮,白骨坟前磷火明。”
魏元君诗曰:
“绀发琼姿水玉神,容华老后又生春。
漫言伉俪刘郎在,蓬岛何曾有暮云。”
董双成诗曰:
“儿爱瑶池水至清,翩然窄袜踏波行。
素华流影仙衣动,皓月清波共有情。”
骊山姥道:“双妹之诗,有情无情,无情有情,是情非情,非情是情,何其妙也!”曼师笑道:“这是做闺女的故态。”双成举大杯酌与曼师道:“为法自弊,请罚三杯。”曼师饮毕,笑道:“我如今要做缄口御史了!”骊山姥吟曰:
“针磨铁杵骊山顶,只有长庚曾见影。
聃老不娶我不嫁,阴阳匹立谁能省?”
云英笑道:“如此白发婆婆,就见些面也不妨,何况影儿?”
曼尼道:“犯上了,该罚十杯!”骊山姥道:“让过他罢。只说是但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哩!”云英道:“好!好!不像那没头发的心肠忒狠。”曼尼道:“骂得毒!不饮十杯,我将戒刀把贤妹的头发也削个干净!”众仙真皆大笑,共劝云英饮了三满杯。鲍师道:“我也有诗,不知合式不合式。”吟云:
“仙子无情但有缘,缘来便得见婵娟。
生平喜疗相思树,龙女才郎合一笺。”
曼尼道:“诗是不错,只是有了你这个散相思的五氲使,天上人间,都不得干净!”说未毕,众仙皆大哗,道:“总被他一言抹杀,情实不甘。要罚一百杯!”曼师道:“不曾备得许多酒。”月君道:“每位罚一大杯罢。”樊夫人道:“我是要罚他三杯的。”曼师道:“是了,他也曾与妹子做过小撮合山的。”
众仙把酒齐送前来,曼师一一受罚,道:“今日以一小光头而落在众仙娘道门之内,自然要输的了!”众仙真道越发可恶,要跪罚三大杯。骊山姥道:“话儿巧些,我来陪他受罚罢。”众仙方才歇手。瑶姬就呈诗云:
“朝为行雨暮行云,云雨何曾染电裙。
明月一轮峰十二,漫传宋玉梦中文。”
曼师道:“襄王何在?虽然这是昏君的梦儿,饶过了。”弄玉诗云:
“箫史吹箫彩凤回,双双齐跨向蓬莱。
谁知天上神仙侣,浩劫还搴彩袂来。”
吴彩鸾诗云:
“十二楼台大赤天,儿家姓字注瑶编。
不妨携却文箫子,共向西池拜列仙。”
天台女诗云:
“年年花发洞门香,尘梦那知仙梦长。
春露欲晞秋蝶老,刘郎已不认仙乡。”
秋蟾诗云:
“不夜瑶台月似霜,素鸾亦学舞霓裳。
儿家独倚娑罗树,消受天风浩劫香。”
黄姑诗云:
“人间乞巧信无端,乌鹊何能接羽翰。
我是天孙旧侍女,明河一笑倚栏杆。”
月君击节道:“黄姑贤妹之诗,可谓千秋吐气!曹唐、李群玉辈,何物竖子,辄敢冒渎帝女?我若为阎罗天子,当碎割其舌,罚他做个哑狗!”素女道:“尤可恶者,世人以黄姑为牛郎,不知上界之牵牛星,犹之乎人间之有牵牛花,命名若此,乃说是牛郎,银汉是素秋金炁之精,犹之乎山川之有金银气,乃认为江河之河。仙人御风乘雾,弱水三千,莫不飞渡,何藉舟梁?而乃妄设乌鹊为桥。天半刚风,无论是人是物,一吹即化为尘。当二三月暮春,风气上行,飞鸟从风而上,化为游丝,岂乌鹊可以直登青冥耶?此皆梦寐呓语。愚人固不足责,乃文人才士,竟有形之咏歌者。”瑶姬接口道:“文人才士之妻女多喜淫者,即此报也。”曼尼道:“彼且云天上犹然,况人间乎?所以庶民之家,妻女淫者,或杀或出,反要振作一番。至于宦绅人家,则多纵之听之,而恬然不以为怪,虽云报之,反若从其意者。”
骊山姥道:“真正快论!且请教素女娘娘之雅制。”素女道:“我到忘了。”乃吟云:
“珠宫宝阙郁岧荛,帝女高居绛节朝。
双剑劈开千百劫,英雄无数一时消。”
月君赞道:“真是掌劫法主之诗!黄钟一响,我辈瓦缶无声矣!”曼尼道:“不妨。二雅之音,与郑、卫同列。”云英道:“且住。我等遵骊道姥之命,勉强以无情吟作有情,何至比之淫声?真个太欺我道家了!我也要你做一首。若再恃强,我定。。”曼尼道:“我定怎么?”云英道:“我定把你光头做木鱼儿敲!”众仙子道:“这个曼师也难却了。”曼尼道:“小尼头儿,当不起众位娘娘看上了他。待我吟来。”乃援笔挥云:
“我是比丘尼,不解风流诗。
触恼众仙姑,吟出须菩提。”
骊山姥道:“是了,是了,看大士面,让他罢。”月君道:“十八仙中一个尼,这诗是少不得的。”鲍师道:“请举箸儿再耍。”杜兰香道:“看这肴馔,又是簇新式样。”董双成道:“味儿清芬,反觉后来者上。”金精女道:“怪得果核都成了精?”萼绿华说:“天厨星也没有这巧思。”樊夫人道:“太巧了,天心所不用。天台妹子是地仙,可将此方去试试。”曼尼道:“刘郎不来,谁与试呢?”天台女道:“曼师忒利害!凭你怎样要罚的。”云英道:“罚酒便宜他,罚一杯凉水!”曼尼道:“情愿!情愿!云英妹子的凉水,就是裴郎的琼浆呢。”月君道:“这是要罚的。”曼师笑饮了三爵。骊山姥道:“我们如今该说些本分话了。”曼尼道:“本分是第一种的妙话儿。”金精道:“尚未曾说,怎知其妙?”曼尼道:“妙!妙!本分是个玄牝儿。”月君与众仙子笑得都像弥勒佛的口合不上来。
于是起身作别。云英附耳与曼尼道:“日后月君归到瑶台,可带这一座美人屏去。”曼尼大声:“利害!利害!”众仙子惊问,曼尼道:“云英妹子看中意了屏上美人,要几个与他裴郎为妾。我想这美人的主儿,是狠恶不过的,所以说个利害。”
月君道:“我未曾说得,这屏从剎魔宫中借来的。”众仙子道:“原来怪不得有些妖气。”曼尼道:“原是与妖精看的。”弄玉道:“我们今日都输与曼师了。”遂各向月君稽首而散。你看众仙姑:
吟吟浅笑,乘素鸾,跨紫凤,非烟飘渺;淡淡微醺,骖玄鹤,驭彩鹓,佳气氤氲。或驾绿琼车周,罡风道上,不闻转毂之声;或御班麟辇,太虚影里,难窥践趾之迹。正是:翠盖霓旌,凌乱一天斜照;朱玉节,贯穿半个清蟾。
片刻之间,飘然而散。
月君独自倚栏凝望,半轮明月,早已出海。只听得曼师在背后笑道:“望什么?”月君回头,见剎魔主从中阁出来。月君疾忙迎上,笑说道:“愚妹望眼将穿,我姊姊却在家下。所谓睫在眼前常不见,于道远矣。”曼尼道:“这就是舍甥女的古怪。”剎魔主道:“这就是家姨娘的今常。”曼尼道:“是怎说?”
剎魔主道:“今之常人,见了大英雄豪杰,皆道是古怪哩!”月君大笑,与剎魔主行姊妹之礼,各叙了几句寤寐怀思的话。鲍师亦已到来,与剎魔主稽首毕,同逊剎魔面南而坐,月君向北,曼尼在东,鲍姑在西。阁后忽走出绝色美人,都是番装胡服,百来个,送上礼物。端的希奇无价,旷古未见的。一猫儿眼,二祖母绿,三龙鳞簟,四雾雀扇,五狮发靴,六是须箸,七能言石,八解语松。又有半寸来的猴,一寸来的人,蝇大的仙鹤、孔鹤、凤鸾之类,尚有不能知名数种。月君起身拜谢。命素英、寒簧收进,又命聂隐娘陪诸魔女在右阁设宴。
剎魔主道:“昨夜这些俏丫鬟在这里做怎么来?”曼尼答道:“为见了屏风,都却了春心哩!”剎魔主道:“如何这等易动?”月君道:“爱之耳,非动也。这是曼师的戏言。到因骊山姥要做风流诗,奈何了诸仙子一番。”剎魔道:“诗安在?”
月君道:“神仙御风踏雾,都由空处。有能透山石而走者,亦必破裂一道。今屋瓦寂然无声,神通之大,真不可测。”曼师道:“若无神通,何能与如来三清抗衡?我自皈南海,也怕见他。”鲍师道:“怪道你学了太庙金人,三缄其口。”月君道:“这是曼师以大事小之义。”次日后土夫人,五岳圣妃来贺,又四海五湖龙君之夫人,及各山川神女,次第朝谒,到十六日才止。满释奴早传进奏疏一折,是吕军师留下的。月君览之大惊。那知道王师神速,寂无声,似从天降;更堪嗤番将雄强,陡惊心,恰逢狮吼。要看何事,只在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