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脏支架大家关心的问题
关于心脏支架大家关心的问题
心脏支架的出现挽救了不少老年人的生命,同时也缓解了不少老年人的病情,不过,对于这种医疗手段,在老年人群中一直存在着不少的质疑和疑虑,为此,我们今天一并回答给大家,关心此问题的朋友们一定要看一看。
患者疑问
是否存在“过度使用”?
作为最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一个小小的金属支架,竟集聚了如此众多的社会疑问、传言乃至强烈质疑。心脏支架,到底是“救命神器”,还是“过度使用”?被“滥用”到何种程度?记者近日采访了心脏病患者、心血管病专家等,试图在种种扑朔迷离中接近和还原一些真相。
某些手术到底有无必要?
广州市民钟女士的父亲70岁时突然感到有点胸闷胸痛,自以为是冠心病,到了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的医院的内科问诊,医生二话不说就上器械检查,结论是“血管狭窄”,“会不会突发意外很难说”,医嘱立即做安装心脏支架的介入手术。出于对“自己医院”的信任,老人毫不犹豫地配合做完了全部术前准备。
但钟女士思疑再三,带父亲找专家看看。医生的治疗结论和方案完全不同:70岁的人,哪个的血管不窄一点?老人的症状就是普通的胃食道反流,胸闷的时候喝杯热牛奶就好了。据统计,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仅为2万例,而到了2011年达到了40.8万例,增长了20倍。
记者采访中,多位专家均承认,这一方面与现代社会心脏病发病率的急剧增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过度使用心脏支架的情况在基层一定程度上存在。
不得不考虑的治疗结局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相比于开胸搭桥手术来说,风险更小、更“微创”的支架,在一些中部地区和基层医院,更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支架手术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等优点,但支架并非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对于一些患者,搭桥比介入要好。但是基层很多医生说放支架“无创”,把放支架的指征放得很宽,还为病人放入5~6个支架,甚至有媒体报道放入十余个支架,这的确有点多了。
在种种复杂因素的驱动下,国内冠脉支架的置入有“扩大化”趋势。
- 上一篇:10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 下一篇:熬夜族多吃3款瘦身宵夜职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