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物之理
「发物」之理
点击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养生知识!
编者的话
古代有这样的故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谋害其手下大将徐达,趁他患有"发背"之时,命太监送去一只老肥鹅。徐达心里明白,这是太祖要他的性命,但圣命难违,只好将鹅全部吃下,不久就病情恶化身亡了。"发背"是指发于背脊部的一种疔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蜂窝组织炎。而肥鹅就是导致病情严重的"罪魁祸首",这种具有诱发性质的食物,通常被称为"发物"。
"发物"是众多的食物中比较特别的一种,人们提起它,都不免心生警惕。"发物"不单纯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国民间饮食习俗中值得研究的一个现象。
被老百姓视为"发物"的食物有很多,如羊肉、狗肉、海鲜类、菌类、葱姜蒜等辛辣物等。但是对于什么样的食物能归为"发物"、"发物"有哪些特性、"发物"是不是一定不能吃以及它和中药忌口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因此,本期小专题我们邀请专家来为您解开"发物"的秘密。
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腥臊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葱、诸果、诸滑滞之物。"指出了服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为什么这些食物要少吃呢?以羊肉为例,李时珍进一步说道"羊肉大热,热病及天行病,食之必发热致危。"这句是说羊肉的热性有起到促使疾病复发的作用。
元代忽思慧编纂的《饮膳正要》将饮食物按照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品、菜品和料物7类划分,并详细论述了宜忌;清代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则划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菜、果实、毛羽、鳞介7类,对其会产生的副作用也进行了论述。说明能产生这种"副作用"的食物就是发物。可见很早以前中医对"发物"就有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