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太后死后为什么迟迟没有下葬呢
孝庄皇太后死后,为什么迟迟没有下葬呢?
作为大清的功臣,孝庄在后世有着很高的评价,她深深影响了大清三代皇帝,但是在她死后,竟然三十七年无法下葬,这是什么原因?
清朝入关之后,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入葬最晚的一个皇太后,而且她的陵墓是由她的重孙子雍正皇帝修建的,而不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儿康熙皇帝(怎奈儿子顺治帝死得早)。
相对于自己的儿子顺治帝而言,孝庄太后对于孙子康熙帝付出的心血要多得多,曾经数次在危难中把康熙和大清朝解救出来。
可以说,没有孝庄太后,就没有康熙王朝,后来的大清王朝也会变了味道。
事情就这样拖到了雍正帝即位,雍正元年九月初一,雍正帝安葬完父亲康熙之后,就有大臣上书请求为孝庄太后建造陵寝,也好让孝庄太后早日入土为安。
这个困扰了康熙帝35年的问题,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摆在了雍正帝面前。
雍正帝认为这个问题确实应该解决了,毕竟继续拖延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几个月后,雍正帝把一帮王公大臣召进宫,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给了他们。雍正帝认为:自己的曾祖母孝庄太后的棺椁,自从停放在孝陵附近之后,保得自己父皇国运昌盛、多子多孙,其地是块风水宝地;另外,曾祖母生前遗言要陪伴自己的子孙,自己也不好违背她的意愿。
说完自己的意见后,雍正把皮球踢给了大臣——你们下去商议一下,然后报个方案上来。
大臣们是何等的聪明,自然是从中领会到了雍正的意思。
很快,大臣们的方案便出来了——我们都一致赞同皇帝您的观点,既然此处是块风水宝地,那就在此处建造陵寝吧!
于是,孝庄太后陵寝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雍正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雍正帝正式命名孝庄太后的陵墓名字为——昭西陵(陵墓因位于顺治帝昭陵的西边而得名)。
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昭西陵正式破土动工修建。由于昭西陵是在康熙年间原有建筑群的基础上扩建的,故而工期较短,只用了不到一年就完工了。
雍正三年十一月十三日,雍正帝亲往祭拜陵墓。十二月十日,孝庄太后的棺椁移入地宫,停灵37年之后,终于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