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电加热炉

在古代犯人行刑时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有何讲究

发表于:2024-04-01 10:16:53 来源:蜜蜂资讯

在古代,犯人行刑时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有何讲究?

大家看古装电视剧,出现处斩犯人的情节,多半会发现,其中最常出现的高频词,就是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有时候将犯人押去刑场,如果时辰不对,总会说时辰未到,在等一等。

那这说明了什么呢?

在古代,人们见到自然界的现象,就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支配万物的力量,比如灾难、吉祥都是上天所赐,所以人们在立制令时都需要和天意相符,其中杀伐更不能和天意相违。

在自然界中,春夏两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两季则是肃杀蛰藏的季节,所以刑罚也就要顺应四时。

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古人认为在午时三刻阳气最盛的时候,可以压制其魂不敢出现。也就是说,以最为旺盛的阳气来冲散刑杀带来的阴气。这也就是午时三刻处置犯人主要的原因。

当然,午时三刻行刑可能还有一个善意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阳气盛就热,而热的时候最容易犯困,这个时候犯人可能就会有些迷糊,如此在行刑的时候,或许会减少一些痛苦,毕竟在清醒的时候,若犯人心里想着等会他的脑袋就要被斩了,那心里该有多怕。

当然,古代有正午处斩和午时三刻处斩之分,午时三刻是阳气最盛,对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就午时三刻问斩,这时行刑旺盛的阳气可立即冲散阴气,让其连鬼都做不得。而若是正午问斩,相对来说是轻些。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