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
发表于:2023-08-14 11:09:13
来源:蜜蜂资讯
让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
当前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的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妨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2007年到2008年两年期间,山东费县人民检察院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农村留守老人犯罪案件26件37人。如何保护农村留守老人的合法权益,让老人安度晚年,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的犯罪的特点涉案人员多为当地农民。当地人对受害人家庭状况比较熟悉,往往乘其家中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之机,对其家庭留守的老人实施犯罪。在所受理的37名涉案人员中,与被侵害人是本村、本乡(镇)或相邻乡镇的农民为30人,占81%。这类案件案情复杂程度较低,但发现难、侦破难。由于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获取证据意识较弱,导致难以进一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侵财型、暴力性案件占比例较大。在受理的该类案件中,盗窃、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侵财型、暴力性犯罪案件20件30人,占受案总数的76%。留守老人被侵犯的原因农村人多地少,许多人为增加家庭收入
,便选择外出务工。有的夫妻共同外出,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有的丈夫常年在外,家中剩下妻子一人忙里忙外;有的成年子女外出,留下了体弱的老人等,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由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组成的特殊弱势群体。而这个弱势群体由于身单力薄、安全防范和自卫能力较弱等原因,往往成为某些犯罪分子首选的侵害目标,导致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的犯罪现象屡屡发生。农村地理环境复杂,容易被犯罪嫌疑人利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人烟稀少,地形复杂,给犯罪分子提供了隐蔽场所。同时农村留守老人一般都独立生活,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老年人自身因素。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下降,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犯对象。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在心理上产生更强烈的归属需要,对自身价值也容易产生怀疑和否定,渴望和他人交流,因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老年人防范犯罪的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利意识比较淡薄。有相当一部分被害人,自身没有防范意识,孤身一人在外。还有一部分被害人对自己的财物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部分老年人的合法利益受到犯罪侵害,也不知或不敢向司法机关求助,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防止留守老年人遭遇犯罪侵犯的对策构筑牢固的司法防线。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的权利。对留守老人实行重点保护。有关部门可以实行留守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外出务工者、留守人员、村治保组织互动机制,以及村民之间的互助机制,有重点地对家庭留守人员进行保护;农村基层组织要关心留守人员的生活、家庭状况,加强治安巡逻,及时消除各种治安、安全隐患,严防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切实加大对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公、检、法三机关要密切配合,加大对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容易致癌的的五个坏习惯
- 下一篇:新生儿肺炎要检查什么新生儿肺炎如何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