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耐火泥

生活小常识疫情动画片全集疫情反扑期孩子阳

发表于:2024-05-06 11:45:21 来源:蜜蜂资讯

疫情放开管控,大家却不再向往自由,尽可能的非必要不外出,即使外出也是口罩+酒精。目前大街小巷冷冷清清,连小朋友都没地方玩了。可即使如此,最近周围邻居和同事,陆续开始“咩咩咩”了。

疫情三年了,年龄大一点的小朋友,都是有防控意识的,毕竟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是千叮咛万嘱咐的。

但孩子毕竟还小,有时候疯起来疫情防控的知识早就抛在了脑后,所以时不时地重温和洗脑,特别有必要!

但是“说教”的方式,孩子们总是听不进去。所以我上课时,最喜欢的就是用动画片的形式,把防控知识的方方面面,讲给孩子听!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连续两年给学生播放的疫情防控小短片——Dr Panda,帮助孩子建立对病毒的认知,增强防疫意识!

这部动画的主人公是熊猫博士和一只小乌龟Toto。“一起出去玩吧!”小乌龟一开始就欢欣鼓舞地想要出去玩。

但熊猫博士却第一时间阻止了他:“Toto,我们正处在特殊时期,咱们都应该好好呆在家里,你没发现大街上现在人越来越少了吗?”

“为什么呢?”小乌龟好奇地问。

“因为人们都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呀!”熊猫博士回答道。

接着,他又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感染表现、传播途径、防护措施,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并学会保护自己,预防感染!

1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家庭,全身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表面凸凹不平形状似皇冠,所以称为冠状病毒,这种病毒非常强大而且狡猾,还经常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伪装自己。

病毒被刻画成了一个个全身突刺,面长獠牙,目光凶煞的形象,看着就让人讨厌。

过去,这种病毒基本上只在野生动物体内感染。

为了扩张家族,它们突变成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从而对人体带来危害。

这时候,新型冠状病毒又变得更加可恶了,它们纷纷手执长剑、三叉戟、斧头等各种武器,好像时刻都要与人类的免疫系统作战一样。

这部分将“病毒”拟人化,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病毒,从此更好地战胜它。

2

感染表现

第二部分讲到感染病毒后的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需要2-14天去观察它的新环境,这就是潜伏期。在这个期间,人们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异常。

但等到免疫系统意识到有入侵者时,就会开始和病毒进行抗争。

这时候,动画片中一群免疫细胞化作正义使者手执盾牌来拼命保护我们的身体,引发了激烈的战斗。

在与病毒较量的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发烧、疲劳、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视频里提醒孩子们要及时去看医生,共同帮助免疫系统与病毒作斗争。

3

传播途径

第三部分是关于传播的途径,提醒孩子们: 病毒真是无孔不入!

动画中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会通过呼吸道的液滴进行传染。

当我们在说话、打喷嚏、咳嗽时,会喷出唾液,然后病毒就会趁机传染更多的人。

视频里还告诉孩子们,如果与携带病毒的人进行密切接触,也很有可能会感染。

因此,熊猫博士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哪种工具来防止病毒传播呢?”他给出了四个选项,分别是帽子、袜子、口罩和塑料袋。‘

这个小测试增加了孩子的参与感,相信孩子们一下子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口罩”来吧!

通过问题设置的形式,小朋友们迅速集中注意力,并引发主动思考应该如何做好自我的防护,这也是这部动画的一大亮点。

4

防护措施

视频的最后一部分特别重要,告诉孩子们具体的防控措施!这个部分我在班里每2~3个月就给孩子重温一遍,加强孩子们的防护意识。

首先要尽可能呆在家里,非必要不外出,因为我们不知道病毒藏在哪里。

比如游乐场、公共交通,甚至是门把手上都有可能存在。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必须出门时,孩子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戴上口罩和手套。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病毒的传播。

2. 不触摸眼睛、鼻子、嘴巴,以及口罩的外部。因为手上有很多病毒附着,如果随意触摸,会导致病毒通过眼睛等部位扩散到身体,给小朋友的身体带来危害。

3. 回家后及时、全面地消毒、洗手。小手是最直接接触病毒的部位,因此要勤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做好清洁。

4. 尽可能地远离人群聚集的场所。人员密集的地方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交叉感染,给孩子们带来一定的身体隐患,所以要尽量不去人多、空间密闭的地方。

在整个疫情期间,视频里还告诉孩子们每天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充分地休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动画的最后特别暖心!提醒小朋友:即使不幸感染了,也不要担心,因为爸爸妈妈和医生会帮助你战胜病毒的。

3

这部动画虽说是英语版本,也没对应中文翻译,可是形象生动,孩子一看就理解,对于疫情防控讲的很全面,从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感染表现、传播途径到如何保护自己,讲解得具体细致、明白生动,让孩子们一看就能理解!

青年文学家编辑部

模型世界邮箱

农村科学实验

E动时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