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离心机

世界杯电影解析在影院里看世界杯了解一下

发表于:2024-06-05 15:02:39 来源:蜜蜂资讯

每四年的这个夏天,无疑是全世界球迷们的狂欢:

世界杯来了

人们或者在家熬着夜看着球,或者三三两两酒吧中大排档里,撸着串喝着酒;

然后津津乐道于俄罗斯与沙特的5:0,或者是普京萌萌哒的摊摊手...

当然,也许没有人能直接在电影院里感受过竞技体育所带来的魅力。

但这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可以给你这个机会——

《最后一球》

The Coach

来,先感受一波热血澎湃的预告片。

作为一部俄罗斯电影也许我们不太熟悉,但《最后一球》在其本土上映之后,取得了极其优秀的成绩;

蝉联数周票房冠军、影院上座率第一、热度甚至与风靡全球的《复仇者联盟3》持平;

kinopoisk评分

而拥有这么好成绩的背后,主创团队的强大和专业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编剧团队;

体育方面,有获得过多次冠军的前苏联花样滑冰运动员谢尔盖·切特韦鲁欣,给予了专业上的很多指导意见。

故事方面有安德烈·佐洛塔廖夫,代表作《花滑女王》一上映就打破了俄罗斯首周票房记录,前作《莫斯科陷落》更是进入莫斯科本土票房前十名。

《花滑女王》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导演及主演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

这个被粉丝称为「俄罗斯小李子」的男人是俄罗斯当红的偶像明星,表演实力与颜值兼具;

先后七次拿下俄罗斯重量级表演奖项,获得表演生涯的大满贯。

《最后一球》是他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他梦想已久的表达与感慨。

这部在世界杯期间上映的电影,故事相当应景。

男主尤里(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饰)是俄罗斯足球国家队队长;在一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球,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地落到他的头上:

“这场比赛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尤里身上。”

被推至高位的尤里,球进了或许是更多的声名鹊起,但不进却一定是跌入无尽的深渊。

悲惨的是,尤里失败了。

被对手拦下的这颗点球,击溃了他多年来积累而来的声誉,失望而近乎奔溃的粉丝发起暴动,对他不再宽容;

俱乐部也不给尤里一丝体面离开的机会:

“很抱歉,我们不可能给你举办告别赛。”

所有的一切,都在摧毁这位曾经的体育明星,将他推进无人能及的深渊。

只有一个人还记得他,只有尤里的父亲还没放弃他:

“父亲总是絮絮叨叨,让我回到球场去踢球。”

但这其实并没有让尤里得到救赎;

解铃还须系铃人,将他推进深渊的是足球,也就只有足球能挽救尤里。

转机来自一支叫「流星队」的球队。

这支球员纪律散漫、管理失格、没有什么好成绩的球队,邀请同样跌入谷底的尤里担任主教练。

无形之中,却成为两者之间共同改变的契机。

而《最后一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也是来自于塑造了尤里这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他不是全能而无敌的体育明星,身上既具有强大的一面却也有脆弱的一面。

尤里会因为足球事业的失败而奔溃、会被强大的舆论压力击倒在地,这是他的脆弱之处;

但他依旧有着他强大的地方;这种强大不只只是尤里在他足球方面的能力与知识,更是他的初心与信仰。

尤里一直热爱着这项事业,这是他永不放弃的原因,也是他能够坚持的力量来源;

影片的进程,其实是他的逆袭之旅,也是他得以救赎的过程。

被击落深渊时候的颓废、与重登赛场之后的华丽身姿,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但这还不止,《最后一球》在凸显体育竞技所带来的热血与感动之外,更多去展现体育精神的另一面——

勇于反抗、追求公平。

影片后半部分,尤里与成就起来的「流星队」所面对的,不单单是强劲的对手,而是更高层面的黑暗与肮脏:政府的质疑与无视、球场的黑幕与潜规则。似乎并没有人在在乎足球:

“尤里,在这城市足球就像是烂泥,这里没有人需要它。”

而尤里的答案,恰好也许是足球,是体育真正带给我们的东西:

“我们需要,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

我们需要足球,这项竞技体育与许许多多其他项目一般,在和平年代带给我们的不只只是对抗与竞争的快感,更多是给予人们追求与生存下去的力量。

为什么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会有全世界范围内如此多的人们为之着迷、为之疯狂?

也许绿茵场上挥汗拼搏的运动员们,印证着我们每个人内心中最真挚的追求与原始的冲动。

影片的预告中有个情节,有人问起主角尤里这个问题:

“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画面剪辑过后,我们暂且不知道尤里的回复;但在这个问题在每个球迷心中,一定有着各自不同的答案。

6月29日,到影院中感受电影,给予你内心最真实的回答吧!

点下关注爱你

现代企业编辑部

四川水泥

内蒙古煤炭经济网站

新农民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