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台湾杉

育儿的格局评价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四

发表于:2024-06-06 11:47:09 来源:蜜蜂资讯

文丨饭饭妈

大家都说"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想必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在随时影响着孩子,所以想要孩子优秀,父母首先也应该做到自己优秀。

我经常去自己姐姐家里玩,对她们家的家庭关系算是比较了解的了,我的姐姐属于输出型教育,而她老公则属于输入型。

他们的孩子也就是我的侄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什么东西都是相当的快,她特别喜欢拼拼图,为了帮助她更好完成,姐姐总是会提醒孩子:"小心不要把小部件弄丢了,不然这幅拼图就算拼好了也是不完整的哦。还有就是拼拼图一定要耐心,否则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其实我的姐姐也只是抱着适当引导孩子的想法而已,但是有一天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十分惊讶。这天侄女正在和爸爸一起玩拼图,拼图的确是一个比较烧脑的东西,又费脑子又费眼睛,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很快就变得毛躁起来。

而这时侄女却说:"爸爸,你一定要有耐心,不然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爸爸,一定要小心,任何一块拼图丢了拼图最后就不完整了。"……这个样子简直就和平时姐姐教育侄女的样子一模一样,所以有些时候,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真的不假。

而有一定成就的父母自然希望孩子可以变得比自己更优秀,已经吃过亏的父母希望孩子不要步入自己的后尘,大家总是希望孩子可以变得更好,更加优秀。但是家长们的注意力都太过集中于孩子本身了,而忽略了自己。

爸爸:"宝宝,不准玩手机了,快去睡觉。"

孩子:"爸爸你不是也在玩手机没有去睡觉吗?"

妈妈:"不准你跟别的小朋友大吼大叫哦,那样是不礼貌的。"

孩子:"妈妈,那为什么你平时就喜欢对爸爸这样呢?"

……

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都是在模仿大人,每一个孩子长大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父母的影子,而这个影子是好是坏,就看各位家长的表现了。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这四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美国著名的思想学家艾默生说过:"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想要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父母首先对于自己就不能松懈,父母的格局将直接决定孩子的高度,什么样家庭的孩子会变得非常优秀呢?

①懂得将夫妻关系放在家庭第一位的父母

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如果各位家长仔细思考这句话就会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父母是先有了爱,然后才有了孩子,所以只有彼此之间充满爱,才能齐心协力爱孩子。

为什么说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需要有一个这样的父母呢?《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放眼看看,大多数成功人士的背后,必定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相亲相爱的父母。一个人有没有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决定他们以后看待事物时候的想法,有幸福感的人总是会特别乐观,面对困难也不会轻易说放弃。

在《都挺好》中,苏家的一对老人就经常吵架,苏母看不惯苏大强的懦弱,一直都看在孩子的面子上和他保持夫妻关系,可以说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爱情了。

而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有不同的问题,老大要面子,老二是个啃老族,老三则是不相信感情。

②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认为,如果想要教育出一个好孩子,首先得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他说:"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经有一次,鲁迅先生家中宴客,在吃饭的时候,客人说:"鱼圆可口!"但是鲁迅先生的儿子海婴说:"妈妈!他们骗人,鱼圆是酸的!"客人听了脸色都有些难看,所以妈妈就责备了海婴几句,但是鲁迅先生却没有,他尝了尝海婴碗里的鱼圆,果真不怎么新鲜,于是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啊!"

优秀的父母确实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有父母真正学会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才能让他们按照正确的方向成长。

前几年一位高考状元上了新闻,问起她妈妈教育方法的时候,她妈妈说:"我从来不以家长的角度去逼迫孩子,我和孩子是一种近乎于朋友的关系,我会满足她的所有要求,只要是合理的,但是绝对不会溺爱她,我不会过多干涉她的生活,因为这是她应该得到的尊重。"

看来高考不仅仅是孩子们知识能力的竞争,更加是各位父母教育方式的竞争,而如何可以做到尊重孩子,这是父母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东西。

③懂得自我提升的父母

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提升的父母,是没有办法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的。一些父母结了婚生了孩子过后,几乎把生活中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认为只要孩子好就行,自己只需要照顾孩子的三餐也就足够了。

而长时间如此,父母正在一步步退化,甚至是拒绝成长,他们会认为自己无需成长,但是往往这样的想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

董卿也是一位妈妈,她当时也在犹豫自己到底是就这样放弃工作专心照顾孩子,还是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继续工作。

但是这样一句话点醒了她:"你想孩子成为怎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去做那样一个人就好了。"

于是董卿开始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因为她明白,只是口头教育是没有用的,只有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

生孩子不代表停滞不前,而是代表着一个新的提升点。而董卿也是说到做到,主持人事业也是做得红红火火,先有《朗读者》,后来又在《主持人大赛》中凭借自己优秀的涵养吸了一波粉,这样的母亲,哪一个孩子不想向她靠齐呢?

我的闺蜜也有这样的觉悟,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晚上写作业,闺蜜就在一旁学习《MBI》,我问她:"你现在去考金融学硕士有什么意义吗?孩子都这么大了。"

闺蜜的话也让我思考良久:"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我也需要提升自己,不然以后孩子看不起我怎么办?"

没错,孩子在一天天提升,可是有的家长却是原地踏步,每天满足于家庭中的琐事,厨房里的柴米油盐,难道这就是各位父母希望孩子以后所变成的样子吗?

④懂得适当放手的父母

之前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有一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只老鹰教小鹰飞翔,小鹰很害怕,总是在原地扑腾几下就放弃了,老鹰看到了这一幕,直接把小鹰赶出巢外,甚至是直接丢下悬崖,小鹰眼看着就要撞上石头,于是开始着急,使劲扑腾着翅膀,最后学会了翱翔。

假如老鹰总是不忍心放手,也许小鹰一辈子都学不会飞翔,虽然对象不一样,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父母总是怕孩子受苦,对孩子事事包办,总是替孩子做好决定。

这样没有边界,让人窒息的爱,虽然能在一时让孩子感到开心,但是时间久了,父母能够保证这就是孩子所需要的吗?

有个综艺叫做《我家那小子》,其中朱雨辰的妈妈给广大观众都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朱雨辰的妈妈定期都会帮朱雨辰家打扫卫生,朱雨辰去拍戏,妈妈还会自己准备锅碗瓢盆去剧组给朱雨辰做饭,甚至是每天早上都会给儿子熬冰糖雪梨,而一熬就是十年之久。

如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朱雨辰是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呢?仿佛朱雨辰的妈妈爱惨了自己的孩子,但其实却是狠狠地禁锢住了儿子。

朱雨辰总是没有社交圈子,就算是好朋友也是翻来覆去那几个,因为母亲一直跟着自己,现在谁愿意和朋友的妈妈一起玩呢?朱雨辰说:"我真的很孤独,有些时候我觉得只有狗陪着我。"

所以,有些时候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其实是孩子们的一种非常大的负担,父母总是以爱孩子为借口,禁锢着孩子的生活,其实只是不舍得放手罢了,怕孩子有了自己的天地就忘记自己这个父母罢了。

但是父母终究会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只有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真正得到孩子的尊重,也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想要孩子变得优秀,仅仅依靠孩子个人是不行的。"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父母想要孩子变得优秀,首先应该让自己变得优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安德森医院中介服务怎么样

国际医疗服务咨询中介怎么样

国外医疗中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