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vloger撸猫不如撸袋熊
摄影:DOUG GIMESY
袋熊,
世界唯一拉方屎的动物。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袋熊,其粪便是立方体形状的,它们可以用来标记领土,但粪便如何变成立方体无人知晓。
图源:#advancedwombattechnology pic.twitter.com/fIvMhyRoWS
— Diana S. Fleischman (@sentientist)
它们的便便不止方,且干而不臭,所以《国家地理》知名Vloger露西·库克(Lucy Cooke)才能很轻松地把袋熊的大便——笑着捏在手里。
2018年年初,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体液研究者Patricia Yang着手研究袋熊方形粪便问题:塔斯马尼亚袋熊肠道形状非常不规则,有两个状如沟壑的槽;除此之外,其肠道也更具延展性,有助于将粪便变成立方体的形状。Yang提出的只是一个很有帮助的解释,更多答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关于袋熊方形粪便的形成机制,有网友猜测——“绝对是拉完自己捏的。”
拉方屎的天使:澳洲大火中的英雄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一份报告,截至2020年7月28日,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或已致30亿动物死亡。
大火中挣扎的考拉,后被当地热心人士从热火中救出。
(截图来源于央视新闻)
2020年1月,一只雌性考拉因脚部三级烧伤,即便火灾中幸存下来,动物们仍面临脱水和饥饿威胁。
摄影:DOUG GIMESY
2019年底,维多利亚州某森林被烧毁,标示袋鼠和袋熊出没的路牌伫立于废墟中,然而森林中早已一无所有。
图源:DOUG GIMESY
今年年初,大火曾席卷悉尼以南高地。据当地袋熊护理员John Creighton说:“太阳升起时,什么都没有了,目之所及除了一片漆黑。原以为,早晨会看到几百只受伤动物爬出,但只有一片死寂,没有鸟,没有考拉,没有袋鼠——
但,还有袋熊。
它们是唯一挺过火灾的动物。”
摄影:JOEL SARTORE
袋熊善于挖洞,洞深往往可达20-30米,藏身幽深地下能帮助它们躲过一劫。而在这场火浪滔天的灾难中,袋熊成为不折不扣的天使。作为世界上最会打洞的动物之一,它们慷慨允许别的动物到自己家里避难,允许其他物种“威胁”自己的领地,其中包括蜥蜴、兔子、考拉甚至袋鼠。
(截图来源于matadornetwork.com)
但有成千上万袋熊虽然能逃过大火,却死于被火困在地下饥渴而死,或逃离火场后脱水而死;此外,当倾盆暴雨扑灭大火,雨水也淹没袋熊地洞,很多袋熊死于溺水。
2020年1月,野生动物护理员用奶瓶给雄性塔斯马尼亚袋熊喂奶。几周前,大火摧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野生动物保护所,这只袋熊与其他动物一起被救。
图源:DOUG GIMESY
“它好像一条狗欸!”
上图中的袋熊名叫“乔治”,此时正在与动物保护主义者Tim Faulkner玩耍。2016年,袋熊妈妈被车撞死,一名路人发现乔治;2017年2月,乔治被澳大利亚爬行公园(Australian Reptile Park)救助收容,直到乔治做好准备重回大自然之前,它会生活在这个新家里。在此期间,乔治与工作人员亲密无间,小家伙无比粘人,仿佛忘记自己是只袋熊,俨然一只可爱的狗狗。
无独有偶,今年3月中旬,一只名叫“艾尔西”的小袋熊被善良路人救助。艾尔西的妈妈也是被汽车撞死;但与上面圆滚滚、沉甸甸的乔治不同,当艾尔西从死去母亲的育儿袋里被救出时,体重只有120克。
(图源:BoredPanda)
它在能够加热的孵化器呆了两个多月,刚被救助时小家伙患有袋鼠疱疹和葡萄球菌感染,已被妥善治疗。它在本周开始走路,但每天最多只能醒一个小时。
救助者将艾尔西带到“ACT Wildlife”——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一家关注受伤、生病和孤立的本地组织。在照料艾尔西之前,袋熊协调员Lindy已志愿为袋熊提供专业护理长达10年。
(图源:BoredPanda)
如今,受疫情影响,很多救助人士只能暂时将袋熊孤儿留在自家照料。Emily Small是古恩戈拉袋熊孤儿院(Goongerah Wombat Orphanage)的创始人,澳大利亚因新冠疫情封锁,Small无法从墨尔本的公寓前往450公里之外的孤儿院,于是她在家里照顾“兰登”和另外两只袋熊。
Emily Small在自家客厅里,抱着6个月大的孤儿袋熊兰登。
Emily Small常把失去父母、生病或受伤的袋熊带回自己的袋熊孤儿院,等它们康复后再放归野外。
Emily Small在卧室里用奶瓶给两只袋熊喂奶。幼崽需要特殊配方奶粉,然而新冠疫情导致奶粉在当地较难买到。
摄影:DOUG GIMESY
复健工作不一定全有效。事实上,Emily Small和母亲收留的第一只袋熊已经死了。袋熊死后,母女俩哭着发誓再也不收养袋熊了。但没过多久,誓言就被打破,每当她们看到成为孤儿的袋熊宝宝,就再也没有办法拒绝。
在Emily Small的家里,已经7个月大的兰登和布朗森睡在“人造育儿袋”中。和所有有袋动物一样,袋熊会生下未完全发育的幼崽,然后在妈妈的育儿袋里待满6个月才出来。
摄影:DOUG GIMESY
大约18个月大、体重15-25公斤后,
这些袋熊孤儿会重新还给大自然。
(图源:BoredPanda)
购买keith铠斯纯钛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