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养猫挣钱吗扎心女子月入2000收养上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辽宁地区某女士收养救助流浪猫狗8年,家中收养了上百条流浪狗,每月全凭做保姆赚的两千多块苦苦维持,因不被家人理解支持,且收入大部分花在流浪猫狗上,自己有心脏病却没钱做手术。
刷到这个话题时我下意识停住了往下划的手。这个社会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悲欢离合在各个角落上演,然后再借助网络的强大交互力曝光在公众面前。本来像这样的一条新闻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互联网的消息浪潮中,热度消退便不会再被人提起,但我突然觉得这位孙女士的行为不应该就这么轻易被人忘记。
我家里也养猫,小区附近也时常能见到游荡乞食的流浪猫流浪狗,看到也会买些食物喂给它们。但由于家里已有4猫一狗加上经济不允许,也就没有把它们领回家养的想法,相信大部分铲屎官也和我一样吧,已经53岁的孙女士无疑也是一位爱狗人士,但她对小动物的爱心却与普通爱狗人士不同,那是一种大爱,是一种普世的怜悯,所以才会患病在身也要不顾一切照顾好这些流浪猫狗。
流浪宠物是社会生物链上最底层的生物之一,阴暗潮湿的小巷,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公园露天的草地,是它们的栖身之所。每天经历饥肠辘辘、风雨侵袭的同时,还要饱受某些自诩文明人士的驱赶与嫌弃。它们经历着辛酸凄苦的生活,它们遭受着充满恶意的对待,它们与这个表面光鲜亮丽的社会格格不入。但幸而,还有一些如孙女士这样的好心人存在,在自身温饱得到满足之余会将目光投向这些可怜的小东西,力所能及,甚至倾尽全力地给予它们帮助,让它们在黑暗中感受到了来自人类的善意,得到了些许存活下去的光亮。
诚然,站在那些被收养的流浪猫狗的角度来看,孙女士的行为是伟大的,但我们回归理智,收养流浪宠物确实应该先考虑自己的经济水平。考虑到疾病卫生、社会安全等问题,相对来说更好的做法是给它们检查身体、做免疫,有病治病,没病先绝育,然后寻求领养,而不是仅局限于把它们喂饱,但这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可能大部分人都表示难以承担这些费用,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大部分人就应该心安理得地对流浪动物不管不问。没有能力收养,但看见了随手投喂一块面包,也许就是一条生命的延续。
倘若我们再理智些,那么道德的矛头就应该转向这些流浪宠物的来源——弃养它们的原主人。我相信每一位养宠物的人最初都是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心把它们带回家的,但最终迫于生活压力、居住变迁或是种种其他,只好将它们抛弃。我也相信做出的每一个弃养决定背后都有着一些不得不讲的道理,不得不说的理由,但,这些并不能得到我的理解。虽然我们常用阿猫阿狗来代指一些不值得重视的人,可宠物再如何轻贱,那也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鲜活的生命啊,而不是家里随处可丢的毛绒玩具。试问一个对生命毫不负责的人,又凭什么得到大家的谅解呢?尽管已是老生常谈,但还是要奉劝一句,如果没有仔细考虑过陪伴宠物走完十来年的猫(狗)生,还请不要随便把它们往家里带。
佛说“众生皆苦”,世界上时时刻刻都有形形色色的苦难在发生,不只是人,也可能是一草一木,一猫一狗。我们不必像孙女士那么博爱,一口气收养上百条流浪狗,我们只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对每一条需要帮助的生命释放些许温暖与善意,就足够了。也许,古人所构想的“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就是由这些小小的温暖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