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花豹伤人2012年印度男子与豹搏斗头
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的土地上同样生存着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印度是世界上野生猫科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名副其实的“虎豹大国”,在印度的野外见到虎豹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不过,印度的人口密度摆在那里,人类的活动范围势必会与这些危险的野生动物相重叠,像老虎这种大型食肉动物有能力捕捉更大的猎物,但力量相对较小的豹子,常常会趁着夜色溜进居民区,捕杀家禽牲畜,甚至承担起了清理街上的流浪狗的“重任”,要知道印度是世界上城市流浪狗数量最多的国家。
一旦进入居民区,伤人事件就在所难免。
人豹大战,4人重伤2012年1月7日,印度东北部城市古瓦哈提发生了一起豹子伤人事件,一头10岁左右的雄性豹子溜进居民区觅食,饥肠辘辘的豹子首先闯进了居民巴鲁阿里的家中,巴鲁阿里第一次见到直接敢进入家门的豹子,根本没多想立刻逃跑,这才免受其害,但是他的邻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豹子闯进邻居家后,家中男子徒手与豹子搏斗,豹子跃起一爪袭击了男子的头部,男子的头皮在利爪攻击后直接掀开,头部受伤严重满身鲜血,场面颇为惨烈,好在男子在搏斗的过程中始终背靠墙壁,没有被豹子扑倒,这才保全一命。
在这次袭击中豹子接连重伤4人,人豹车轮激战两个小时后,一个电车司机成功将凶性大发的豹子关进了一间水泥房内,直到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场后,使用麻醉剂才放倒了它,不过由于豹子异常激动,平常5分钟就搞定的事,硬是补了三剂麻醉针45分钟才让其平静下来,随后豹子被送往阿萨姆邦动物园。
能从豹口逃生属实非常幸运,根据《镜报》报道,印度东北部靠近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居民一直笼罩在豹子伤人的阴影中,自2012年1月份在西马村发生了第一起野生豹食人事件之后,接连有12人命丧豹口,还有4人重伤,而这头凶豹借助各保护区连贯的生态走廊四处作案,一直都没有被捕获。
在印度几乎每年都会有豹伤人事件发生,这不由得让我们思考,人类真的没有天敌吗?
人类祖先真切存在的天敌,恐猫恐猫是后猫族下的一属,与剑齿虎同属剑齿虎亚科,大约在500-140万年前,恐猫曾广泛分布在非洲、欧洲、亚洲以及北美洲,恐猫的形态与如今的猫科动物非常相似,与它的“老大哥”剑齿虎也有段并肩生存的时间段,不过恐猫的肩高仅在1米左右,体重在200公斤左右,犬齿也不如剑齿虎发达,因而推测在生态位上,恐猫的捕食对象要低剑齿虎一段。
不同于现在的美洲豹等灵活矫健的猫科动物,恐猫保持了剑齿家族的优良传统,它的前肢更加的粗短有力,这样的体格虽能应对常规的爬树需要,但是在追击能力上有所欠缺,以此推测它们的捕食行为更倾向于夜间偷袭。
在南非的一些洞穴中发现的食肉动物吃剩的骨骼化石,其中有大量的狒狒和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遗骸,专家通过遗骸上的齿痕判断,认为体格更大的剑齿虎在对付狒狒之类的动物兴趣并不是很大,并且长剑般的巨大犬齿也不适合捕捉小型动物,反而犬齿并不是很发达的恐猫,更适合捕捉灵长类动物。
虽然恐猫也捕食狒狒,但考古学家发现的南方古猿的头骨数量明显多于狒狒,狒狒的攻击性和灵活性在灵长类动物中排名也是靠前的,但依然折戟于恐猫口下,那比之差远了的南方古猿,在面对恐猫的偷袭时,其结果可想而知。
结合恐猫的生态位、体型、犬齿以及遗骸化石的齿痕,四肢柔弱行动缓慢,还没有发达的人工武器保护的南方古猿,成为了恐猫首选的捕食对象。
在现代人看来,比花豹体型略大的恐猫应该不足以对人类祖先做到全方位压制,但是我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南方古猿的身高远没有现代人高大,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二高,恐猫对于南方古猿,不亚于东北虎对于现代人。
皮氏恐猫、巴氏恐猫、花豹
人类的演化,让昔日天敌退却随着演化的进行,人类的智力有了质的飞跃,人工制造的武器让自然界再无实质性的天敌,而且在很多野生动物袭击人类的事件上,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在体格上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2018年5月30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豹子闯入一户人家,当时屋里还有3名儿童在睡觉,男主人为了保护自己及弟弟家共14口人,抱着必死心态徒手与豹子搏斗,在身体多处骨折,手臂撕裂的情况下,最终击杀豹子。
人类虽然比不上大型的食肉动物,但是在自然界体格依然属于中上,本身的身高和体重并不算弱小,加上灵活的四肢,直立带来的高低差,超高的智慧,危急时刻的爆发力,坚硬的腿骨肘部拳头,这都让人类在战斗中拥有很高的潜力和可能。
在对抗豹子野狼的时候,徒手制服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选择掐住脖子窒息的方式制服野兽,大多数对抗的人都为没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所以人类的战斗力并没有那么低,制服野兽也没有那么天方夜谭。
当然,这些只局限于体格相当的野兽,体格再大的比如狮虎,想徒手杀死,那就真的是天方夜谭了,毕竟体格差距太大后,任何的技巧都是徒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