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老人掉床的小窍门居家照护丨家里老人坠床
近日,延迟退休成为了热门话题。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两个字,标志着延迟退休将要从此前的研究层面,变成现实。
据悉,我国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等法规明确的。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
所谓延迟退休就是在以上年龄的基础上,向后延迟,至于延迟到多大年纪?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出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之出现的老年人安全问题也同样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与老年人跌倒、噎食同样让人听之心悸的坠床事件也屡有发生,老年人坠床的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
WHO曾报道过,全球每年约28%~35%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并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老年人发生头昏眩晕、肢体羁绊等容易使他们从床上坠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药物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等。
什么是坠床?
坠床是指从床上掉落在地上,多发生在体力不支改变体位、床上取用物、睡梦中翻身及下床时,坠床发生时间夜间最多,其次是早晨及午睡起床时。
坠床跌倒又有哪些危害呢?
★发生一般损伤,如软组织损伤等,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照顾负担。
★独居老人呼救不及时或造成严重损伤,骨折甚至死亡。
★延长住院日期,增加治疗费用,住院老人坠床易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
如何预防老年人坠床?
今天教大家如何预防老年人坠床!
坠床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坠床可导致外伤甚至骨折,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为了防止老人坠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老人的床高度应适宜,离地约50公分,宽度不宜过窄,且固定不能移位。
二:老年人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我们倡导老人起床做到三部曲:醒后静卧30秒,坐在床边30秒,站起停顿30秒。
三:夜间卧室内可开启小夜灯或安装感应灯,方便老人夜间起夜时有足够的光线。
四:睡前避免饮水过多,以免造成夜间多次起夜,增加坠床的风险。可在老人床旁放置坐便器或尿壶,便于老人夜间如厕。
五:当老人服用某些药物时,对于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如低血糖、低血压等要特别关注。
六:老人常用物品应放置在床旁触手可及的地方。
七:卧床老人旁应设呼叫器,家庭中可使用铃铛等器具,便于老人呼叫。
八:卧床老人应使用带有护拦的床,家庭中也可以给床加装护栏。
九:如果老人有躁动、睡眠障碍等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检查和治疗。
如果老人不幸发生坠床,若出现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等现象,我们建议您不要随意搬动老人,应立即拨打120求救电话,寻求专业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