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兄友弟恭互相谦让太子
李旦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兄友弟恭?互相谦让太子之位?
众所周知在古代,为了皇位,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的比比皆是,那么李旦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兄友弟恭?互相谦让太子之位?这还得从他们的经历说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隆基(685~762)的一生可谓毁誉参半,他一出生就自带光环,被人们戏谑为“六味地黄丸”,意思是说他是唐朝六位帝王的后代,“六味地黄”谐音“六位帝王”。
他的祖爷爷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老爷爷是唐太宗李世民,爷爷是唐高宗李治,奶奶是我国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624~705),伯伯是唐中宗李显(656~710),老爸是唐睿宗李旦(662~716),大家数一数以上是不是六位帝王?
有人说了,为何不聊聊千古一帝李世民,而聊他的重孙子李隆基呢?
我告诉大家,李隆基比他的老爷爷李世民聪明懂事多了,比如,李世民虽开创了贞观之治,却是他发动了政变逼父弑兄当上的皇帝;而李隆基创造了大唐开元盛世,却是他的哥哥主动让位当上的皇帝,面对同样的境遇,李隆基避免了第二次玄武门政变,他做到了圣人口中的兄友弟恭。
哥哥主动把皇位让于弟弟,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聊一聊吗?不过要想深入了解李隆基,我们还得从他的伯伯李显和老爸李旦聊起。
一、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是为唐玄宗。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五兄弟中最属李隆基活的岁数大,77岁上驾崩。
第2个长寿的是大哥李成器,活到了63岁。大哥去世后,李隆基追谥其为“让皇帝”,其他三兄弟分别追谥为“某某太子”。于是出现了“一受命,一追帝,三赠太子”的旷世兄弟情。
李隆基的这种超规格的追谥凸显出了兄弟情深,事实也确实如此,四个兄弟从来不拉帮结伙参与政治。当初有人离间他们兄弟情,比如太平公主想让李成器当皇帝,借此废掉不好掌控的李隆基,结果李成器坚决不干,还偷偷向三弟通风报信,最终,李隆基和姑姑争斗中取得了胜利。
为此李隆基很感激大哥,专门做了一床大被和大哥同床共眠。可以这样说,没有当初的患难之情,几个兄弟也不会这样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