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志远新小学生的名字太有文化了我由此想
儿子终于要上小学了,班里有51个孩子, 他同学的名字,他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开学前我的首要任务是教他认识同学名字,惭愧的是里边也有我不认识的字。
只能说现在的家长太有文化了,他们起的名字是我这大笨脑袋瓜怎么也想不出来的,人家怎么就能起出那么有文采的名呢?
儿子叫:彭清扬。名字通俗易懂,三个字任凭哪个小学生都能认识,可见我们当爹娘的没文化呀,费了半天劲也不过起了个俗名。
我是个初中生,不认字也罢,孩子爹好歹是本科生,儿子同学的名字,有好些他也不认识,想必那同学爸妈多数是博士生研究生吧,无怪乎现在考研热!没文化,给孩子起个名都跟不上形势。
这两天新生上学是个热点,在网上看看孩子的名都很新鲜,的确是非常的具有时代的进步性。这让我不禁回头看自己所经历时代的名字,往昔岁月的名字,一个个鲜活的展现在眼前。
我最先想到的是父母那一代的名字,那是真正叫狗剩叫毛蛋的一代人,他们的父母秉持着歪名好养活的理念,尽可能用最粗糙的名字来标记自己的宝贝孩子。
那一代的女人应该是最早有自己名字的幸运女性,多亏了全国大解放,应该是第一次人口普查吧,原本叫张氏王氏张王氏的女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
那些不太识字的女人,开始欣喜的为自己取名,通常会选莲啊云啊彩啊英啊凤啊香啊这些她们心里最美好的字眼,再加上姓氏和辈分,通常一个村里会有若干重名的,她们太喜欢那个字了,谁也舍不得放弃,就以岁数大小来区别。
譬如我的大姑和大姨名字里都有一个莲字,而爷爷村里和姥爷村里都有和她们重名的,其实也没啥不方便,毕竟都各自出嫁远去了。
我是70后,姐姐60后,我们的名字里分别带着梅和娟,这也是非常有时代烙印的名字, 也是父亲绞尽脑汁为我们取得他认为最美好的名字。
巧合的是,我的姨婆婆和婆婆的名字里分别带有梅和娟。婆婆们的名字应该也是她们自己取的,婆婆和父亲是一代人,他们的审美观点是一样的。
更巧合的是,我和姐姐和我三个大姑姐的名字也有共同性: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一个秀字。我父亲和公公思想都开化了,认为女孩起名可以不加辈分,又共同的认为“秀”对女孩子来说是特别美好的一个字。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到了八十年代,开始兴两个字的名,或者是叠字的名。我们班里有个别同学就是这样的名字,我真是无比羡慕他们那洋气的名字,觉得有个好听的名字,整个人都高大上了。
曾想过改名,被爹训了。爹是根据我出生时大歌星的名给我取的名,他认为不是这名字不配我,而是我不配这名。从此,我不再敢叨叨改名这事。我还是很羡慕人家叫什么莎莎丽娜等。
我想我的哥哥姐姐也会有我这个心理吧,她们的孩子都是两个字的名。记得90年代初流行父母姓氏合成孩子名字,大姑姐家孩子叫郭彭,真心觉得女孩子有此名太个性。个人觉得这是最没有文化最没意义的起名方式。
90年代中后期港台剧盛行,雨啊雪啊诗啊梦啊,开始满天飞,忽然觉得这曾经最爱的名字,很媚俗!有个同事给孩子起名志远,反而大家都很称赞!
任性的我本该在90年代就开花结果,大概是不喜欢那些媚俗的名字吧,顽强的等到了十几年后才婚嫁生子。当时也没看过网络小说呀,却给闺女起了个紫萱的网红名。
其实这只因为我喜欢紫色,又希望她像萱草一样无忧无虑,却不想便巧和流行撞了车,走在路上,去到幼儿园总是会碰到若干梓轩们。幼儿园没毕业,闺女自己就闹着要改名,上一年级前到底改了,叫悠扬,她喜欢。
唉,随他吧,名字就是个记号。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 上一篇:起名字笔画11画宝宝起名笔画少又洋气又好
- 下一篇:起名用颢如玉温润的男孩儿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