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是否可以养猫只有现代人喜欢猫么聊聊你
猫咪软软萌萌十分可爱,特别是当它抬起毛绒绒的小脑袋,冲你喵喵叫的时候,心都融化了。就连悠然家刚会走路的萌娃,见了小猫都走不动道。
现在吸猫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家里都会养上一只或几只。那么,对于讲求实用性的古人来说,是否也会养上一只,闲来无事撸一撸猫呢?今天悠然就跟大家聊一聊古人养猫那些事。
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关于猫的记载。在《诗经·大雅·韩奕》中有这么一句话:“有熊有罴,有猫有虎。”那时的猫还没有被人类驯化,应该叫山猫。在文章中是作为奇珍异兽,和熊罴、老虎一起出现的,用来赞美韩地的物产富足。
到了汉代,人们渐渐地发现了猫吃老鼠的特性,就逐渐开始驯养猫咪。《礼记·郊特牲》中就说,“迎猫,以其食田鼠也。”库存的粮食从此有了保障。
隋唐时期,猫的形象,开始出现在了各种仕女图中。这就说明,养猫已经逐步脱离了人们驯养猫咪捉老鼠的初衷。猫咪们开始受到贵妇们的喜爱,作为宠物饲养在家。
到了宋代,爱好书画的宋徽宗十分喜欢画猫,
因为猫的读音跟“耄”相似,再加上和“耋”字同音的蝶。一幅“猫戏蝴蝶”,就含有了寓意“耄耋”之寿的美好含义。
随着皇帝对猫的喜爱,文人们纷纷开始关注猫儿这个可爱的物种,朝野中兴起了养猫热。其中,陆游可以算是宋朝的撸猫达人。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赠猫 其二》
这是陆游写给自家爱猫的诗:用盐换来了可爱小猫,帮我保护书房里的书不受老鼠啃食。但家里实在是穷啊,没有给小猫配置暖和的坐毡和美味的小鱼。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陆游起初养猫是为了抓老鼠。但因为爱猫的乖巧和尽责,陆游开始惭愧没有给猫舒适的生活。
提起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铁马冰河入梦来”吧,其实陆游在这一天做了两首诗,还有一首是这样的: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任凭外面风雨大作,我抱着猫儿裹着暖毡,在屋里烤火不出门。这时候,猫儿已经是陆游不可或缺的生活伙伴了。
到了明代,嘉靖皇帝可不只是沉迷于修道炼丹,他吸猫几乎也达到了痴迷的状态。
“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升管事职衔。”
这是明朝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中的记载。
大家别误会,这里“加升管事职衔”的对象,可不是养猫养得好的近侍,而指的是嘉靖皇帝喜欢的猫。
这其中就有一只叫“眉霜”的狮子猫,尤得嘉靖喜欢。嘉靖常年不上朝,撸猫就成了他除了炼丹之外,最大的爱好。眉霜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常伴嘉靖左右,其在嘉靖心中的地位,恐怕比众后妃还高。
眉霜死的时候,嘉靖难过得好几天不吃不喝,还下旨让大臣们为爱猫拟写祭文。礼部侍郎袁炜就因一句“化狮为龙”,深得圣心,从此官运亨通,不过几年便升至内阁大学士。
到了清代,宫中养猫成了习惯。综艺《上新了•故宫》中,频频出镜的鲁班,就是清宫宠物猫的后代。现在故宫里的猫有100多只,当年清廷后妃们养猫的状况可见一斑。
从春秋到现在,猫咪由最初的奇珍,到后来的捕鼠能手,再到现在的卖萌高手。它的身份虽然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人们对它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