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房必须精装修宁波出新规管控精装修这
天下苦“惊”装修久矣!
一.
1265名认筹者,164套房子。
然而马克还是有幸成为了中签者之一,摇中了长沙的明星楼盘万科金域蓝湾。
马克是2018春天买的房,从长沙办完手续回到广州公司的那天,脸上的微笑也如春天的阳光一般灿烂。
仔细比对、挑选、落实,三番五次地请假回家,他终于买到了自己心仪的房子。而且,精装修的交付,也省去了职场人士回家折腾的烦恼。
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多以后,马克便开始给我们吐槽交房维权的尴尬。
看到了房子品质后的马克,心态从一年来的满怀期待,瞬间转变为如今的失望至极。没时间请假回家,还得交1000维权费给业主群。
二.
在这个全面限价时代,开发商利润被摊薄,房企为了控制成本,开始走上偷工减配的不归路。
精装交付的房产丝毫感受不到精在哪,反而是觉得开发商糊弄业主的心思特别“精”。房屋漏水、布线粗糙、墙皮裂缝、外墙空鼓、管道破洞等减配现象层出不穷,全国多地楼市无形陷入了一种“逢交付,必维权”的怪圈。
时至今日,精装维权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地方,敢出台一个严格管控精装质量的政策了吗?
这时,宁波站了出来。近日的一则政策,表明人家是真想对这件事儿动真格了。
宁波住建局发布新规,今后对全装修交付的住宅楼盘,验收时有1/3及以上的购房人对验收结论不认可,楼盘就不能通过验收。
说白了就是,有三分之一的购房者不满意验收结果,建设单位就要组织落实整改,重新验收。
这意味着,购房人终于有了因为质量问题而拒绝收房的权利,不用再强行被“交房”,也不用去市政大楼面前拉一些顺口溜横幅了。
三.
维权这么多,为什么要推行全装修呢?
这几年,因为精装维权的风波,买毛坯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可能这时不少人就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大家都不想“被维权”,为什么《建筑业“十三五”规划》还要规定2020年全国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要达到30%,为什么各地政府还要大力推广成品房呢?
放心,上面对此的考虑,肯定比我等百姓要深远。
这里简单的说一下:
◈ 1. 规模经济
一个厉害极了的设计师,设计一套房子报价1000。把他的设计给1000套房子用,一户只出一块就行了;但如果只一套房子用,一户就得出1000。
当然,以上只是打比方。反正就是马歇尔的规模经济论,产量越大越划算。
◈ 2. 净化环境
统一建筑物料,统一装修工艺。降低居民瞎选装修方案导致的环境污染,统一管控装修对城市造成的环境污染。
本来要持续数年的小区装修噪音,全部集中排放。本来要一家一家堆放处理的装修垃圾,全部集中搞定。
◈ 3. 减少矛盾
楼下入住,楼下装修;这家装完,那家继续;电梯里永远都铺着装修纸,小区里永远游走着装修工。
不但小区因装修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和混乱不计其数,而且不时地装修的确降低了小区各位业主的生活质量。
◈ 4. 提升品质
开发商毕竟找的专业装修班子,比挨家单独去找的品质还是有保障一些。
另一方面,在这个日益繁忙的社会,也节省了大家在装修上耗费的精力。
所以,无论是从经济、环境还是效率上,这样的决策肯定是利大于弊,初衷也是好的。
四.
那么,宁波的政策真的管用吗?
和上面一样,宁波此次的政策,初衷也是为了人民为社会,可是,未来执行落地,会有效改善精装维权的现象吗?
与李俊怀老师多次讨论后,我们对此的态度,是保守的。
首先,还是那句老话“上有政策千千万,下有对策天天换”,只要政策有空子,利益就会驱使着人往死里钻。
今年初,杭州市萧山区住建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住宅全装修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设单位对预售房源内的每个户型均设置一套实体样板房,以展示交房标准。
样板房要按照1:1的比例真实反映装修标准和施工质量,全装修住宅交房时装修质量不能低于样板房水平。
好的,有意思的来了。你让我做样板房,我当然做好了。只是样板房毕竟是个样板,存在安全问题,贴心的开发商还是不让你进去看了。
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监管出再多政策,恐怕也无济于事。
然后,如果对房企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房企有着非常复杂的架构系统和部门分工。在这个从毛坯转向精装,再转向限价精装的时代,房企的改变要牵扯到大量的策略调整,其执行起来往往会不尽人意。
比如精装房涉及到营销、设计、工程等多个部门,不是各个部门都会对成本负责。
比如优秀的设计师为了整体效果,来了一发莱茵米黄石材奢华客厅地砖,结果忽视了水刀拼接工艺产生的巨额成本。
再比如,即便某些房企的成控(成本控制)部,对成本已经算得相当到位,但物料采购部往往有固定的渠道,成控就算知道有便宜的选择,采购部也会因为人情世故等原因,不同意轻易放弃老客户。
这些内部纠葛造成的结果,就是部门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只好降标质量,偷工减料,导致交付维权。
最后,人性往往是自私的。过度放权给消费者,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烦恼。
2017年底,南京中级人民法院为坚决维护购房者利益,在原一审和二审均驳回购房者诉讼后,再审改判,要求富力地产退还每户购房者20万元左右的装修价差。
这二十万一下便激起两千层的浪,不少以前并未觉得精装交付不达标的购房者,也纷纷效仿此案例中富力业主的诉请,拒绝收房。
甚至催生了专业的房闹团队,专门帮业主上诉,搏赔差价。
这下房企们受不了了,直接联名上书给江苏省高院院长夏道虎,要求维护精装房交易稳定,在后续此类案件中慎重考虑判赔装修差价,避免恶意诉讼。
试想,若是宁波也有房闹团体居心叵测。明明问题不大,就是用各种方式鼓动三分之一的人拒绝收房,故意博取差价赔偿。这就让政策制定者,相当难办了。
所以,武汉出台过精装修“随意退”的政策,长沙出台过精装修也限价的政策,都没有有效杜绝精装修维权的现象,想必宁波这一次操作,也会难度不小。
其实,这一切本质的原因,还是利益的博弈。
房企要赚得利润,压缩成本,但又想做好产品,留好口碑。
购房者要物美价廉,实力抄底,但也要品质过关,居住舒适。
最最最难做的还是政府,既要严控价格,保障民生,抑制投机泡沫;又要土地财政,招商引资,不让房企走了。
三者如孙刘曹一般,很难皆大欢喜,共分天下。更多的是利益纠葛,此消彼长。
所以,宁波政策的出发点是非常值得称赞,但后续落地实施和应对各种突发变化,将会非常困难。想要改变整个全装修的现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五.结
最后,我们只能建议购房者们放低预期,不必对精装修抱有多大期望,尤其是万人摇号的那种,开发商为了在限价的情况下赚得利润,一定会想方设法控制成本。
不过,仔细阅读装修合同,全面审查样板间,保留好开发商承诺的装修内容的证据。这些举措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依旧可以通过法律来给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去芜存菁、逐渐规范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周期,通常也非常长。淘宝在十年前假货横行、品质惨淡,今天也孕育出了不少知名电商品牌。自媒体在五年前粗制滥造、水文成风,今天也留存下来不少高质量的公众号。
同样,我们如果站在2025年回望今天,那时的全装修政策颁布不久,一边准备着认筹,一边准备着维权。但几年后,市场一定会有所改善。
天下苦秦久矣后,是陈胜吴广的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暴政。
全装修维权久矣后,也是宁波如辛亥革命般打响了第一枪,第一次把拒绝收房的权利交给购房者。不管这一枪最后效果如何,这种政策非常值得全国学习,也值得我们,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