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清洁小窍门云梦五步齐治黑臭水体共同缔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吴富田、刘乾靓、林威)4月6日,一批游人在云梦县胡金店镇盛砦村游玩,赏花垂钓,尽情享受该村黑臭水体治理后的美丽景色。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必经之路。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把美丽乡村共同缔造纳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之举。农业强则国强,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民富则国家富。近年来,云梦县抢抓发展机遇,立足县情全面建设田园城市,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通过黑臭水体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同缔造美丽云梦清洁家园。
2022年,云梦县有12条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被纳入孝感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占全市44条总数的27%。云梦项目总投资15856.6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408.31万元,地方配套8650.62万元),占全市总投资44009.17万元的19%。云梦项目的数量多、体量大、资金分配占比高,是孝感市整个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云梦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目前主体工程完成量达97%以上,12条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已经带动15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极大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推全县文旅融合产业化发展,赢得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高屋建瓴,形成齐抓共管大格局
高位统筹、高端设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法人建设运维、村民参与、部门协同”的长效运管体制机制。为确保完成试点任务,兼顾农村黑臭水体点多面广、协调难度大的工作实际,云梦县委、县政府积极履行属地统筹协调责任,多渠道、多路径整合资金,保障地方配套到位,指定云梦城投公司负责12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具体建设;监督工程承接单位按市级统一的初步设计方案施工,负责项目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管控;县生态环境部门、财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水利部门将分别对治理进展、水体周边工业源排放、资金使用效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河湖长水体管护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工作格局,以确保治理工程优质有序推进。
村规民约,形成共同缔造推手
强化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要抓手,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工程施工以来,通过组织屋场院子会、居民议事会、面对面谈心,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微心愿600余条,汇集群众智慧,实现决策科学共谋;汇聚“部门+乡镇+村湾”的党群力量,用群众的语言发动群众,让大家充分树立“主人翁意识”,感召村中能人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捐款捐物,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旱厕,鼓励普通村民投工投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实现项目齐力共建;组建群众保洁管护队伍,在房前屋后就近划定管理区域,明确管理人员、内容和范围,采取积分制兑币领奖等有效方式,提升群众参与环境管护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美好环境长效共管,清洁家园你我同建”;借助试点项目,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生态农产品,不仅增加村民土地租金收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而且带动村民家门口务工增收。工程建设中,云梦县仅胡金店盛庄村就通过县乡投、交投等平台融资1500万元,整治两处农村黑臭水体,将昔日龙须沟变成清水河,将原村加工厂改造成皮影工坊,结合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和油菜轮作试点项目,把皮影戏图案耕织在万亩油菜花海基地,推进建设“五小作坊”(榨油坊、酿酒坊、豆腐坊、米豆腐坊、焦切作坊),实现非遗文化打卡地和乡村文旅聚集地的华丽转身。
部门联动,形成协同推进强趋势
建立完善部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优势,锚定田园城市建设总目标,强化生态环境部门主责主业作用,紧密联系县农业农村、住建和水利等部门,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同全县流域治理、农村环境整治、乡镇污水管网延伸、高标准农田、和美乡村建设、小微水体治理及水系连通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等工作贯通融合,扩大黑臭水体单项工作的治理成效。云梦县开发区老县河整合农业乡村振兴项目,大小循环、水系连通等综合治理项目投入3亿余元进行优化整合,打通历史遗留堵点,将以前的各自为政,变为现在的合力推进。如今,走进老县河,映入眼帘的是河道宽畅、水清岸美;油菜花香飘千里,村民歌舞引蝶飞。
因类施策,形成综合治理新模式
围绕云梦县12条黑臭水体在境内的不同分布,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实现异曲同工之妙。云梦老县河、围村港等水体,属于河流型农村黑臭水体,其治理模式主要围绕系统构建河网自然水文肌理,系统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科学进行水文调度、生态补水。主要建设水系连通工程,用废弃或现有农田灌溉渠,疏通河网毛细血管,引府河水补充河道生态流量,恢复河道自然样貌、消除黑臭的同时恢复河道水体流通性,实现“水畅河清”“有河有水”同时带动周边片区开发、和美乡村建设;胡金店镇二份港则采用土壤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较传统的处理工艺,可有效减少基建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同时大部分设施埋于地下,不会散发臭气,地面草坪还可以美化环境;部分小河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如开发区前湖村老县河则围绕水土流失治理和基本农田红线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为了确保“生态安全”,在两侧分布的大片农田菜地之下,清淤通渠,两岸采用浆砌石、宾格石笼护坡,通过涵闸打通与周边的水系联系,既恢复河溪生态功能,又防止高岗坡地水土流失侵蚀农田;针对坑塘型农村黑臭水体,我们主要围绕坑塘生态和农业生产功能展开。我们对生活污水进行控源截污,对周边农田退水口进行生态化改造,同时种植本地水生植物。此外,我们还将部分塘堰承包给村民进行生态养鱼,以恢复塘堰的自然生态净化功能。在一些岸边,我们还种植了果树。真是鱼在水中,花在岸边;人行其中,春意盎然。
文旅融合,形成乡村姹紫嫣红好风景
在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中,云梦县坚持引入农旅融合,厚植乡村美化“调色增彩”目前,城关镇“耕云种梦”、倒店乡“春田十里”、沙河乡“五湖四海”等全县6个和美乡村片区整体推进,其中伍洛镇“花开十月”入选全国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典型案例和湖北省和美乡村示范片试点,下辛店镇“梦南花海”登榜国家3A级旅游景区。胡金店镇争取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和油菜轮作试点项目,以黑臭水体治理中的盛砦村为核心,建成万亩油菜花海基地。同时,村集体流转土地350亩,轮作种植板蓝根油菜、向日葵、冰淇淋红薯等特色品种。争取县乡投、交投等平台融资1500万元,村级以固定资产入股,引进市场主体运营,推进原乡民宿、游客接待中心、星空露营、大型停车场等项目建设。连续几年举办云梦县油菜花海文化旅游节,成功创建“湖北省十大最美油菜花海”,在积攒人气的同时植入消费场景,使盛砦村成为“春赏油菜花、夏游青纱帐、秋采葵花籽、冬品焦切糖”的乡村旅游名村。黑臭水体治理嵌进这些特色鲜明的城乡农文旅项目,串珠、连线、带面彰显云梦在“治理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求变、在变化中求升、在升华中求兴”的乡村振兴和田园城市建设连锁效应,尽情展现“云在梦中游、梦在干中变、美在治中生、福在眼前显”的美丽云梦田园城市清洁家园的生动图景。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